读书翁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宋海唐风免费阅读,宋海唐风最新章节

宋海唐风免费阅读第十六章 北上

  李家外出的海船回来了。

  李家的海船只跑广州苏州一线。虽然海外贸易财富巨大,但是风险也高,万一出事便是血本无归。由于李家一贯追求稳妥,所以在这方面的投入并不是很多。如今李家的船队不过六条两千石的福船,换成后世的单位不过一百吨出头罢了。这样的小船也就能做做大宋沿海的贸易,再往远处跑就承受不住大的风浪了。

  李鸿盛对于这种后世渔船般大小的角色自然是看不上眼,不过目前能够依靠的就只有这六条福船。扩建船队需要时间,李鸿盛一口气在杭州的船厂订了六艘六千石(三百五十多吨)的福船,这定金便下了一万两,之前自个儿搞的冰糖利润几乎全都砸了进去,不过李景升已经在太湖上找了个小岛准备这段时期冰糖的过渡生产,这制糖的简单活计做起来也快,钱是绝然不会缺的,如今最关键的问题是缺乏船员。大宋的航海技术比不上后世,这六千石的船上光是操作就要二十多人,加上海上为了防范海盗,往往都要增加人手,每船至少都要有个三四十人,这人才的缺口是目前李鸿盛最头疼的事情。

  人才啊,走到哪里都是缺的。李鸿盛记得后世的解放军有这么一个优良传统——宁可装备等人,决不人等装备。如今手上能用的就只有六艘福船上的水手,以此为种子,李鸿盛打算将依靠他们在新船下水之前训练出足够用的水手来。所以,在海船回来之后,李鸿盛并没有让他们再次出发,而是让他们做好接手训练新人的准备。

  至于新人么,沿海的渔民整日劳作却不得温饱的不在少数,李鸿盛的主意就打在这些人身上。

  京东东路和淮南东路,也就是后世的山东和苏北地方,素来是贫苦之地,沿海打渔的人自己却终年吃不上鱼。李鸿盛走在海州的海岸边,远远地看到海边有不少赶海的人,虽然距离有点远,但是依旧能看清他们都是光着身子下水的。“真是穷苦啊。”李鸿盛感慨了一声。

  “少爷说的是。”李敏在旁边接话接得很溜,不过声音也很快沉重起来,“少爷,小的以前也是密州海边拾海货的,爹早年出海遇上了大风暴便未能回来,娘到最后也积劳成疾,小的整日里忙东忙西,到最后也没能救得了娘的命,不得不逃亡他乡。若是能早些遇上少爷……”

  李鸿盛拍了拍李敏的肩膀:“好了,这伤心事就不要提了,过两天到了密州,去给你母亲修一下坟。”

  “多谢少爷。”李敏擦了一下眼泪,“娘若是泉下有知,看到小的如今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也会高兴的。小的能有今天,全是少爷的恩典,小的定然不负少爷所望。”

  “你有这个心就好。”李鸿盛心里想,那还不是一定的,要不是我指望你们报答,当初我吃饱了撑的把你们买下来啊,我又不是菩萨,不过想归想,脸上还是露出欣慰的表情,“你以前上船出过海没有?”

  “小的自小在海边长大,虽然没有出过远海,小舢板倒是天天划的。”李敏有点不好意思地说,为自己辜负了少爷的期望感到羞愧。

  “恩,那也不错了,这次招人回去,你也跟着海船跑两次练练水性。”李鸿盛觉得李敏还是比较忠心的,做事也比较稳重,这样子放到海船上再不济也算是个耳目,若是做得好,李鸿盛自然是不吝提拔奖赏。

  “小的定然不负少爷所望。”李敏再次表达了自己的忠心。

  不得不说,李鸿盛搞的洗脑还是挺有效果的。

  海边那些赶海的人便是李鸿盛的目标。李鸿盛的胃口很大,他准备将如今的六艘福船都当作教练船来用,等新船造好了便要开始跑远洋了。在一开始,李鸿盛就将目光投向了北方,虽说北人善马南人善舟,只不过是说内河流域的状况,其实只要是在海边讨生活的基本上水性都没问题,毕竟海中无风三尺浪,环境要比长江大河都恶劣,整日在风浪里面打滚的渔民水性自然差不了。李鸿盛不在南方招募船员的原因一来是南方商人容易抱团,难说会不会有什么探子派进来,万一泄密自己就亏大了;二来也是为了以后的计划作打算,南方人基本上都不耐寒,甚至没有见识过零下二三十度的状况,李鸿盛的计划中少不得要派人北上,目前大名府那边太过敏感,比较合适的也就是京东东路这边了。

  这些海边赶海的人没有没出过海的,只不过渔民太过贫困,即使是小舢板,也不是每一家都能有的。哪家有船的缺了人手自然会找邻近的来帮忙,若是没有人招工,那就只能自己赶赶海捡点海货换口粮,生计当然比不上出海的,只是也安全了些。

  李鸿盛在到了海州之后,便直接上门拜访了东海县的知县郑德宏。王安石变法时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保甲制,当王安石死后,中国政治的传统——人走政息——发挥了作用,保甲也渐渐被废弃了,结果社会底层的乡里掌控能力大不如前,带来的后果就是人口流通要简单不少。不过李鸿盛这次要招的人不在少数,不仅仅是招人的时候会刷下一批人,录用的一大堆人一起迁居,带来的影响还是相当大的,所以提前拜拜山就相当的必要了。

  宋朝地方州县官员俸禄还是相当优厚的,大县(万户以上)知县每月二十贯,小县知县每月十二贯,禄粟月五至三石。不过李鸿盛出手便砸下了一百两银子,郑知县一脸惊喜地收了礼金,秉承着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职业道德,相当厚道地帮助李鸿盛张罗。这晚,在东海县县衙不远处的春祥酒楼,沿海的几个有能耐的里正和耆长都被请了过来。宋代乡、里没有正式的政权机关,完全由乡村的地主当里正、户长和耆长。里正、户长负责“课督赋税”。耆长则专司“逐捕盗贼”。总之,这些乡村最基层的小吏,其职责有二:一是榨取钱物,二是弹压农民。

  强龙不压地头蛇,要想做事情,就要先把当地说得上话的人给摆平了,不然,时不时抽冷子给你一下就够你受的。好在李鸿盛银弹攻略还是做得不错的,几个乡间士绅出身的里长是相当的配合,而颇有些泼皮样子的耆长就直接拍胸脯了。李鸿盛笑着一一应下,临走的时候还封了红包,每人都是五两银子。

  如此一来,李鸿盛招人的事情完全可以用一帆风顺来形容。哪里有不开眼的人过来捣乱?里长专门派了人来维持秩序,耆长本人也都站在旁边看着呢。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