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翁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这不文明免费阅读,这不文明最新章节

这不文明免费阅读章1013 制陶、土窑、陶轮

  思考中,先知迷迷糊糊地睡去。

  再次醒来,已是次日清晨。

  .

  头一天,先知拿着根小树枝,咬散纤维当牙刷使。当时感觉还凑合,事后却想起,还有木炭磨细当牙粉这一招,今天正好一试。

  口腔卫生对健康影响不小。不说什么“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这种废话——牙痛当然是病。

  吃东西靠牙齿。一旦牙齿出了问题,饮食就会出现困难,然后营养就有可能无法有效吸收和摄取……更加关键的是,这还可能会是细菌病毒的侵入口。

  蛮荒时代,牙齿出问题,那是想治都没地方找——为牙花过几万块,还苦头吃饱的先知,可谓记忆深刻。

  不光是口腔卫生,茅房、饮用水、饭前便后洗手……所有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相关的,先知都准备尽快提出建议,并让长老去推行。

  由于【先知】身份,威信满满。先知的建议,族人那真叫是“理不理解,都先执行”。最初当有各种不习惯,但也不必担心会有反对的浪潮出现。至于日后,卫生改善的效果必然会以事实说服所有人。

  对此,先知深信不疑。

  .

  新的一天,先知给自己划定的工作是:制陶。

  虽然最初并未打算优先处理它。但既然要食盐精炼,那就要将它提前了。

  考虑到容器的尺寸,先知打算先起一座小土窑——之前做飞轮的时候土坯晒干扔火里就好,现在可就不行了。

  土窑的修建需要花不少力气。

  首先,这土窑的土是相对洋字而言的。主体框架,先知准备使用片状岩石来搭建。石块形状虽然不算规则,但至少有上下两个平面,垒砌还算方便——想要形状规则、大小一致……等以后烧出砖头建新窑的时候吧。

  除去石头,土也少不了。糊缝保温很重要。不过,这土不是随意挖点就能用的。和那些土坯一样,土窑也需要用粘土,同样是杂质越少越好——多了不仅受热后易开裂,塑形也不方便。

  记得黄泥是不错的原材料,只是一时不知去哪里找。量少可能还方便……现如今,河泥可以是一种选择,选用淤泥质的细粒土的话。

  .

  石头与河泥的材料问题,只需先知提出,其后自会有长老出面,组织相关人等采集搬运。只是河泥还需要的后续处理,就需要先知亲自指导那两个跟班小弟了。

  处理其实并不复杂。主要任务是除杂,不论石头还是甲壳。方便的话,最好连沙粒也剔除掉。

  然后就是“和面团”。

  淤泥和水后,要不断像和面那样地“揉捏”,直至质地变成均匀且带黏性的状态(之后将称这种处理过的泥土为:黏土料)。经过如此处理的黏土料,不仅可以保证塑形时的黏性和承重性,使之不易变形,还因质地均匀、不含气泡,也能有效降低烧制时损坏的可能性。

  有鉴于土窑加陶坯的用土量不小,先知直接让小弟们用脚踩来代替了用手。

  .

  原料准备期间,先知也没闲着。在一旁的地面上,“土窑设计图”正逐步成型。

  土窑分上下两部分。

  下层是提供热量的“燃烧室”,木材将在这里燃烧。上层是“窑室”,土坯将放在这里面进行烧制。

  为了窑室内部温度均匀——温度不匀,土坯容易开裂——底部需要一个,相对均匀地分布着多个透火孔的,托盘。

  托盘没有现成的替代品。用石条搭建栅格也行,可惜没有合适的石料,只能用黏土自制:先做个圆盘状土坯,再用树枝或者手指,在合适的位置捅出密密麻麻的窟窿。

  .

  这是实验型验证用土窑,但尺寸……先知也没打算做成只能拿来烧碗的迷你型。于是窑室内径暂定50公分,内高70公分。

  下方燃烧室的高被定为15公分。考虑到燃料的添加和空气的流通,面对面的两侧各留出了一个20公分宽的开口。

  上下室分隔处,修建时往内特意突出了一圈,至少是突出几个搁脚,用于放置托盘。

  在用板状石块搭出形状之后,窑室的内侧需要用黏土糊缝,并加厚作为保温层……保温层怎么也得有个3公分吧?修建时需要预留空间——先知在这里做了注释,提心自己到时候要提点小弟们。

  窑室的顶部,将以石板为盖,再覆之以黏土密封——烧制完成后,敲碎黏土,就能打开顶盖。

  .

  先知画完设计图,还跨着手指,估算着长短,然后折枝为准:

  一根50公分(左右)的细树枝,这是窑室内径用。一根70,窑室内高用。还有15和20的,用在燃烧室。

  直接说50、70现在没有意义。没尺没标准,说了族人也不知道该是多少长短。不如预先准备的“标杆”,有了这么4根参照物,直接拿去比划就行。

  .

  再之后。

  看过《人鬼情未了》或者知道一些制陶的人,应该对塑形时使用的旋转工作台留有印象吧。

  旋转工作台(陶轮),先知叫不出名字,但却知道不少相关信息。

  根据记忆,从某一讲述西北某地人文历史的纪录片中,先知回想起一种,样子虽土但据说已流传很长时间的结构——因为陶器制作作为源远流长却即将消失(无人愿学)的技艺,剧组特意给那工作台数个镜头,还让它转了那么几下。

  从那些画面分析,在辅之以一些工程与物理学知识,大致可以确认旋转工作台结构和原理大致如下:

  拉坯用的工作台;工作台连接到转轴;转轴添加“踏脚”,使得脚可以此转动转轴。

  .

  大体结构分析完毕。

  筛选了几个方案之后,先知选择了“户枢不蠹”里的户枢形式:由下方带凹槽的石制底座,以及木制转轴,来构成核心。

  不过,仅依靠下方的一个凹槽,转轴是无法保持平衡的。因此,还必须在转轴的中上部,添用一个用于固定的装置来避免转轴倾倒,也避免工作台倾斜。

  固定装置,最好的自然是合乎转轴直径的环。但作为替代,用四根,或者三根木棍水平交叉包围,同样有效。当然,这些木棍也需要依靠其它木桩来固定,省略不提。

  这种户枢式的好处是,回避了“轴(承)套(筒)模式”中套筒的制作,同时自重自然也就较小。使用油脂润滑之后,与石槽以及木架之间的摩檫,应该可以让人接受(吧)。

  除了“轴套”,之前还有“加粗底座和转轴,做成类似石磨形式”的想法……制作可能更简单,但预计到摩檫力问题、使用便捷性问题,让它直接被先知枪毙了。

  .

  决定好核心部分,先知突然意识到,台面和踏脚台的制作好像并不容易搞定。

  工作台面用的平整木板倒还能挑挑材料,慢慢加工出来。问题是要怎么和转轴连接呢?没钉子,榫卯结构是唯一的选择。可当前的木工手艺,能达到榫(突出部)卯(凹陷部)的精度要求吗?

  台面是架在轴上的,承重问题不大。但下方踏脚的那一圈……却又该怎么处理?就算榫卯能拼得出来……够牢固吗?

  ……

  榫卯结构不是一下子就能掌握的技巧。

  原理不复杂,应用却不简单——先知一时间,在预料之外,一个之前忽视的地方,被难住了。

  直到石料、黏土料齐备——期间已过去了不少时间——先知恍然发现,虽然想着要跳出框架,并因此改动了转轴部件,但自己依旧为纪录片中的那个造型所限,硬想着加装踏脚用的圆面,并钻了牛角尖。

  加装踏脚台,是为了在双手制陶坯时,让脚也别闲着。换句话说,是为了做成“动力自备、单人可用”的陶轮。

  如今,完全可以先将动力问题押后。用草绳模拟皮带轮,依靠外部动力,或一人或两人的,由手动拉拽来提供动力。此举虽然消耗额外的人力,但仅仅依靠陶轮提升的制坯效率,就足以弥补,只多不少了。

  而且,踏脚台真的需要“圆面”吗?做成车轮那种中空带辐条,形状的是四方还是三角……不都能凑合吗?

  再说了,自己一下搞不定,不还有长老和“科工院”在?头痛的事儿,有的是人来分摊。

  来人啊~!有请长老前来叙话。

  .

  长老可能姓曹名操,恰好不请自来。

  科工院还在筹备中,但装备的研制不能停。长老这次过来,是因为新式投矛虽然有了先知的提点,但研制时还是出现了意外。性能是各种不好,不论是威力方面,还是射程方面,反正都与预计的有差距。长老接到报告那是马不停蹄,直奔先知。

  得,这个更重要,更优先,其它一切先让道。

  先知也不废话。

  谁,去扔一根瞅瞅先。

  .

  带来的样品有投矛,还有投矛器

  因为滑轨式制作复杂,这次演示使用的是简装版——一根尾部带倒钩的长木棍。

  使用时,用棍尾倒钩抵住矛尾,以手掌、中指、无名指、小指,握住棍头,拇指食指翘起托住矛身;快速甩棍,从尾钩处给投矛提供初始动能。

  然而实际试射效果,令先知郁闷到不行。

  测试人员的投掷动作没问题。投矛器结构也简单到不会有问题,虽然尚有改进和调整的余地。

  关键问题出在投矛身上。

  试射前,或者说第一眼看到那些投矛的时候,先知就隐约感觉到一丝不对劲。一投掷,可谓是原形毕露了。

  .

  卧了个槽!这毛病,你们不是犯过的吗?

  咋又掉这坑里了?……

  发生的地方的确不一样,但道理都相通的呀!

  不求举一反三,但……

  哎——九年义务制教育,现在是没法搞的。

  但【科技】和【教育】,

  必须重视和抓紧咯!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