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非常震撼的一本书,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第一次这么详尽地描述战争的书,战争隔在亲人之间,但又用另一种方式将他们串联。合上书,脑子浮现的是被一战改变了的爸爸代替女儿伊莎贝尔成为前往广场赴死的“夜莺”,是伊莎贝尔一腔孤勇翻越山脉几十次解救了一百多名飞行员。
是薇安性格柔弱但默默护住了十九位犹太儿童,是战争折磨得朋友间不愿意说再见只怕成为永别,是互相不理解的家人们不约而同地奔赴同一性质的事业。但是说这些都太肤浅,太表面,这本书涉及的战争中的爱、信念与救赎只有阅读全文才能体会。看时只觉在看一部宏大的抗战史诗。可以拍成45集电视剧的那种,但是文字的力量有时比荧屏更摄人心魄。
无论是战争期间人们受到的各种苦难与非人的虐待,还是在面临每一个痛苦的抉择时角色的心路历程,都让读者仿佛置身书内,与书中人物同频共振。再次感谢,不仅为每一本类似题材的书提醒我们和平可贵,更感谢《夜莺》刻画出了特殊时代下的人性光辉。
刚看这本书时,除了作者几个描写人物形态和性格的片段很戳我,其余并没有很深的感触。随着故事情节的铺陈,尤其是到了蕾秋作为犹太人即将被遣送至集中营,薇安协助蕾秋潜逃自由区,却在即将成功之时眼睁睁看着挚友蕾秋的女儿被德军射杀于她们面前。
此后,罗西诺家的二女儿伊莎贝尔在多次协助盟军飞行员逃生时被捕,父亲替女儿罪以自己性命换取伊莎贝尔活下来被送至集中营,姐姐薇安为了保住蕾秋的儿子被纳粹QB等等那些我们听过太多发生在“二战”中的事,又狠狠荡涤心灵。
薇安,这个看似怯懦的女人,在发生一系列事件后,内心对于战争的改变以及在埋头求生之余聚集能量为抗争做贡献。其实,罗西诺家的女儿都有着无法想象的勇敢,只是身为母亲的薇安,孩子们是她的软肋而已。战争没有胜利者,只有幸存者。我们没有生在和平的年代,只是身在和平的国家。
哭着看完了《夜莺》整本书。原以为我是伊莎贝尔,那个勇敢为爱情、为国家、为信仰、为正义斗争的可爱女孩,没想到她最后还是早早结束了生命。薇安、安露、朱利安、贾约丹都以自己的方式,捍卫了国家,致敬每一个为自由和平正义而奋斗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