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是又完成另一本书的阅读,蒙曼的《武则天》,本书是《百家讲坛》的讲稿改编而成,上课笔记,所以阅读友好,直白易懂;大致略览了武则天的一生,功过作者评论不多,后人早已做了注脚,这里直讲故事。
女帝的一生,精彩的一生,基本盘并不友好,硬生生走出一条路,不仅能抓住机会,而且善于创造机会;一方面知人善任,提拔寒门贤才,一方面又雷厉风行对付政敌,酷吏横行。武则天性格倔强、永不知足、头脑清醒、精力旺盛、有表演天赋、爱出风头、心理承受能力强。大概就是心理学上描述的这一类assertive的人。
着实让我体会到了性格决定命运,令人唏嘘的是,唐代的头几代领导人里,充满了各种政变,然而武则天上午并没有,完全是政治手段,也颇为成熟唐朝有名的政论家陆贽对武则天有一番评价,他说,武则天“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
唐朝另一著名宰相李绛也说:“天后朝命官猥多,当时有车载斗量之语。及开元中,在朝赫赫有名望事绩者,多是天后所进之人。”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武则天的知人之明、识人之智和容人之量,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储备了人才”
武则天对科举有三大贡献:第一是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第二是充分发挥了制举的作用;第三是开创了武举。先说进士科。唐代的科举分为常科和制科。每年举行的考试称为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为制科,制科又叫制举。常科里面比较重要的有两种,一种是进士,一种是明经。
进士科侧重考察文学才华,明经科侧重考察儒家经典。本来进士的级别比明经低一点,但是,从武则天统治开始,进士的前程明显好于明经,逐渐变成科举考试里最重要的一科了。武则天为什么要提高进士科的地位呢?传统说法是说武则天自己爱好文艺,所以重视进士。
但是,作为一个政治家,武则天恐怕不会在这样大的事情上表现出这么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原因还是进士科有利于人才的选拔。为什么呢?明经科主要考经典记忆,需要熟悉儒家经典,那家里至少得有经典才行吧。当时印刷术不发达,读书都是靠家传手抄,普通老百姓家藏书少,因此这种考试明显对世家子弟有利。
但是进士科就不一样了,进士科考文才,文才固然也需要知识积累,但更重要的还是靠天赋灵气。好多寒门小户,家里没有太多的书,但是子弟凭着一股灵气,一种天分,也能够在诗文方面有所造诣,在进士科中崭露头角。因此相对来说,进士科更具公平性。
武则天提高进士科的地位,拓宽了广大寒门子弟上升的道路,选拔人才的面儿也就更广了。这是武则天对科举的第一大贡献。 第二大贡献就是充分发挥了制举的作用。既然已经有了每年一次的常科了,为什么还要再搞制举呢?这里有三个缘故。首先,制举和现实联系紧。
常科有固定的出题套路,和现实联系很少,就像如今的高考命题二样,讲究规范化。但是制举就不一样了,它是临时命题,题目往往紧贴现实,甚至就是专门找一个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问考生,考生的实际行政能力一下子就能检验出来。其次,制举的考生范围广。
常科考试只能是白丁(无官者)参加,制举就不一样了,白丁可以参加,现任官员也可以参加,这就把选择面放大了。再次,制举考试起效快。常科考试考中了,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毕业,并不能立刻当官,还要再经过有关部门的筛选:但是制举过关,马上就可以当官,类似于现在的招聘干部。
这样一来,选拔的人才可以直接投入使用。 因为制举有这么多好处,所以从武则天当太后临朝称制开始,制举平均一年半举行一次,频率远远高于唐朝任何一位皇帝。特别是她称帝之前和打击酷吏的时候,人才需求量大,更是连年举行制举。另外,武则天为了拉近考生和自己的距离,还亲自主持殿试。
所谓殿试,就是皇帝在大殿亲自主持的考试。唐朝第一次殿试是在显庆四年(659年),由唐高宗主持,但是规模不大。载初元年(690年),武则天即将称帝,为了收买人心,在洛城殿亲自主持考试,一时间各地精英云集洛阳,考生有上万人之多,连续考了好几天。
这次殿试给世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资治通鉴》千脆抹杀了唐高宗主持的那次殿试,称殿试就是武则天开创的。第三大贡献是开创了武举。武则天认为,有一些人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是有胆量、有武功,这样的人,也应该有出头之日。
《武则天》中写到武则天又开创了武举,让武艺超群的人都来参加考试。 这样一来,有这三个方面,唐朝的科举考试就算完备了。而后的历朝历代,科举制都是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一直到清朝,都是以此为格局丰富发展,这是武则天在科举考试方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