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说,这本书写得还是挺好看的。推给好几个人看,结果别人看完好久了,我这才慢悠悠结束,深感惭愧。这本书对于我个人而言,贡献也许是对“道”的理解。此话无法摊开来说,因为一说就容易成糟粕,很难说好。但是感觉本书还没写完的样子,应该是从天下大乱,礼崩乐坏,四人上山,写到鬼谷子的弟子所做的事情有个终了,才算是应了书名,鬼谷子的局。
但是现在这局还没完,纵横没有拼出高下,张仪与苏秦之争没有结束。两人都还有很多事要做,这书就没了,有戛然而止之感。因为是要说鬼谷子的神乎其神,所以难免四个弟子会有主角光环,有时剧情会有些不可思议的开挂。有些书友反映说,作者有多处与史实不符的剧情安排。我个人倒是觉得无伤大雅,做到像作者这样的知识量,也已经不容易了,还有很多复杂的人物关系设定。
局为死,弈为活。书为死,用为活。 放下历史放下命运,我们只读这个故事本身。读鬼谷子站的高、看的远、悟道深,是诸子百家里的佼佼者,论实战,他站在君王肩膀上观天下,指点弟子们促成天下大一统的趋势。论智慧,他站在了巨人的肩膀,指点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四子解惑悟道,催动了一场可控可不控的蝴蝶效应,引发成了纵横成局,允执厥中;大我天下,公私私公”这永不消逝的局。
读陈轸的忙碌与看透,读庞涓的莽撞与自私,读孙膑的急流与勇退,读张仪的锋利与柔软,读苏秦的乃大与舍下。万物互为依存,相生相克。相生即不争,相克即争。这就是道。道藏于万事万物之中,无见,亦无不见。 万物皆是道体,无争,亦无不争。天道为自然之道,也即宇宙万物的生克变化之理;圣道为人世之道,也即安邦定国、天下大同之理;人道为人生之道,也即安居乐业、为人立世之理。
此三道相辅相成,失此离彼。远天道,圣道困;远圣道,人道难。”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故兴之;将欲取之,必故与之。术为道用,亦为道御。天下有道,术得善用,可治天下;天下失道,术得滥用,可乱天下。 人生如棋,棋如人生。 一子错,满盘皆落索。
孙膑、苏秦、张仪、庞涓是四人在鬼谷的修道的排序,同时它也是四人实力的排序。先说庞涓,总体给人的感觉就是一瓶子不响,半瓶子咣当,军事比不上孙膑,计谋更不用说比得上谁了,但他在大魏的12年里,使得大魏武卒千古留名,大大提升了大魏的战力,但同时穷兵黩武也大大加速了大魏的灭亡。
张仪,凭一张嘴,先后在楚,在秦,在魏为相,还有香女,紫云这两位侠女相爱,夫复何求。给我的感觉,张仪若没有苏秦的逼迫入秦,可能在离楚之后,他就会从历史书上了淡了。苏秦,从最初的结巴农子,到最后的悬挂六国相印,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丑下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但苏秦,确实很伟大,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天下终归一统,还要使列国相安,有种无处话凄凉之感。
孙膑,孙武后人,在鬼谷得以研习《孙子兵法》,出山两战: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大魏彻底衰亡,堪称用兵之典范。鬼谷子,真可谓神人呀,纵横捭阖之道,超然物外,苏秦、张仪仅学几年,就可在战国风声水起,游刃有余,是以为人处世之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