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角们是我国近现代史中众多的大师级知识分子,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名字,也有一些我并不知道,但看过本书后甚为敬佩的人物。尽管本书争议颇多,但确实值得一读,我认为这是一本杰出的历史纪实文学作品。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术著作(作者对事件和人物都赋予了太多自己的主观情感,委实称不上不中立客观),但书中引用了众多翔实的第一手文件、书信等资料,仍然在最大程度上较为全面的还原了历史事件。
比如,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就有很多被深藏在历史漩涡中的人值得被我们记住。1938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正面战场的军力基本被全部摧毁,甚至已无一个完整的师能够继续作战,在这生死存亡之际,如何将宜昌城内的9万吨重要战略器材运到重庆,保存国家仅剩的这一点有生力量至关重要。
民生公司承担了这次重任,在爱国实业家卢作浮的组织和协调下,开启了这次悲壮的“东方敦刻尔克大撤退”。40天的时间,众多血肉之躯,船员、水手、职员、纤夫组成的运输队伍在寒风凛冽中抢运物资,终于完成了既定目标,为后期的长期康抗战和工业的重建提供了条件和基础。
李庄,作为四川人,这不是一个陌生的地名,但我对它的这段特殊历史却并不清楚。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国营造法社、同济大学都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内迁于此。特别是史语所一路南迁,携带着殷墟考古发掘的出土器物,包括从1928年开始历时9年出土的有字甲骨、陶器、玉器、青铜器等等,以及大量藏书。这期间,傅斯年带领着梁思永、李济、董作宾等人排除外难,依旧在兢兢业业地工作,做出了众多成就。
营造法社的梁思成、林徽因则是一路追随史语所,哪怕后期林徽因重病缠身,无法下床也没有离开。究竟为何?原因是他们需要借用史语所的藏书,进行古建筑研究工作。云南蒙自,西南联大迁到这里,教授学生们终日与毒虫蟒蛇为伍,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做出了许多杰出的学术贡献。
最后一卷不想多说些什么,沉重,痛心!大师们满腔热血,想为建设祖国贡献毕生所学,但一次次的活动、运动让他们遍体凌伤,身心受辱,怀抱遗憾,甚至离开人世。傅斯年,梅贻琦,陈寅恪,胡适,梁思成,林徽因,曾昭燏,陈梦家,叶企孙。这些大师的名字值得被历史铭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