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翁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马伯庸的《显微镜下的大明》书评(主角:帅嘉谟等)

又是一本好书,忍不住又是赞叹!把枯燥的案牍转化为清晰明了的故事,详实而生动,再加上作者适时而高妙的点评,让人读得欲罢不能。虽然是写大明的一些基层典型案例,实则能从这几则案例中看清楚大明的兴亡得失的原因。朱元璋是贫苦出身,深知民间百姓的疾苦,所以很仇恨贪官污吏,对待贪官污吏的刑法颇为严峻,他对官吏不信任,设计了一系列监督官员的机制,比如锦衣卫、东厂等特务组织。

另一方面,贫苦农民出身的局限性又让他很小气,总想把农民绑定在土地上,免得他们赖账不交税,又想方设法的让官吏们多干活少拿薪俸,这样既想稳定增加国库收入,又尽量少开支,开源节流超过了限度,与客观现实不匹配,那就是一个守财奴的嘴脸,而且他这毛病还遗传给子孙,其后代的皇帝一个更胜一个,都只想着怎么多搜刮百姓的钱财而自己少支出甚至不支出,这种作风越演越烈。

直到崇祯末年,一切土崩瓦解,其治国制度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是建立在这个格局之上的,所以带了先天的不足,无论是从户籍、行政、司法、徭役…等制度都看得出来,行政效率极为底下,越往后越僵化,全国上下都被牵制、消耗在这种繁冗虚伪的制度之中。更为可怕的是,在这套制度之下,国库的收入并没有增加,国力没有增强,百姓越来越贫弱,百姓的血汗主要都是被官员胥吏们给吸食殆尽,整个国家的肌体就如那本本黄册,被攀附其上的密密麻麻的蛀虫啃噬成了齑粉…

这本书也适合现在的官吏们认真读读。为官理政确实不易,每一个政策、法规、公告的发布,都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须亲身考察了解、周密推论才行。制定的任何一个制度都要求必须其带有自我纠正、自我更新的生命力,做到因地制宜的同时,还应该有适应形势变化而自我调整和更新的能力!纵观古今中外历代兴衰历程,无一不证明着那个规律,当政策制度与社会实际情况相适应和匹配时,则国兴;反之,如政策制度跟不上社会实际情况的变化而逐步成为阻碍时,则走向衰亡。

这是一本有趣,通俗易懂的史书,全书六个案例呈现了大明由盛至衰的全过程,作者娓娓道来,第一次这样津津有味的看完一本史书。1.徽州丝绢案:是万历年间里的一项不公正的税收政策,在徽州府引发了旷日持久的混乱。乱民、县官、州府、户部、首辅、皇帝等诸多利益集团的博弈之局。2.婺源龙脉保卫战:婺源县的民与官斗,对于平民来说,不管这座山是不是龙脉,只要能养活我一家全口人,就要挖空心思赚钱。这是一场持续了六十四年的经济争端,是民与官的周旋博弈。

3.杨干院律政风云;这是我最喜欢看的一篇,一桩民间庙产的争夺案。当家族权益受到损害时,平民与和尚各展所长,用尽心思,双方互相诉讼长达八年的官司,给我们看了一集TVB律政风云中的精彩辩论。4.大明第一档案库的前世今生:从这篇看出大明由盛至衰到灭亡的原因。前期洪武帝有多厉害,后期的子孙就有多败家。5.彭县小吏舞弊案:一件很小的普通小案,俨然成了一个繁盛王朝的青之末。胥吏之害,之贪,之恶,被刻画得淋漓尽致。6.正统年间的四条冤魂:因为一个人的报复,是如何让四个无辜的百姓卷入了朝廷斗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