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修仙传》第9章 薪尽火自传
且说神见大师住持驸马寺后,周边百姓慕名前来听大师讲经者甚众。神见大师就此选僧受戒,设立僧学,订立清规。不足三月,陆陆续续就有七人受戒,皈依佛门。
这一日入夜戌时,神见大师正在禅房内入定禅修,倏忽间似乎做了个梦。梦中一位高僧自称慧能,告诉神见大师,明天夜里他将和周世显一起过来。让神见大师今夜安排众僧人及附近百姓,在驸马寺南面三十丈处挖一圆底土坑,直径约九丈,最深处约三丈。并告诉神见大师:“你尘缘已尽,明天夜里可安排圆寂,让弟子们把你葬在坑底,然后从寺庙右侧的小溪里引来溪水,填充土坑为池塘。你我将在极乐世界相见。”
神见大师猛然醒来,那梦境却历历在目。连忙安排七位弟子,四处告知附近百姓,前来帮忙挖掘土坑。
不过半个时辰,闻讯前来帮忙的百姓数以百计,仲夏之夜,人声鼎沸,热火朝天。时值五月中旬,一轮明月像只纯净的玉盘,高高悬挂在空中。银雾般的月光洒在众人身上,似乎给忙碌的人们披上一层圣洁的轻纱。
当东边的山顶泛起朦朦的一丝丝亮光,小心翼翼地浸润着浅蓝色的天幕时,巨大的土坑已然挖成。
百姓们纷纷疲惫而开心地离去,神见大师叫来众弟子,按慧能大师所言,向众弟子详细交代了自己的后事。
众弟子无不伤心落泪,见此情景,神见大师缓缓诵读《心经》,并细致讲解其中要义。阐释“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真正涵义,让众弟子勘破生死执念。又念出南宋名臣李光的诗句:“练得金刚一性坚,形如枯木尚凝然;莫疑台岭慈灯息,薪尽何妨火自传。”勉励弟子们继续修行,以成正果。
到了傍晚,大师沐浴更衣,独自一人坐在禅房里的蒲团上,口中一遍遍轻声诵读《金刚经》。等到屋里再无声音,弟子们一起走进禅房,发现大师已然圆寂。
弟子们强忍悲痛,按师父的吩咐,在土坑底部安葬好师父。周边百姓闻讯,纷纷前来吊唁。众人从驸马寺边的山溪里引来溪水流入土坑,一天一夜即满。该池塘后来被本地百姓称为“大塘”,传至今日。
神见大师圆寂归天之时,果然见两位高僧和周世显站在一起等他。神见知是慧能大师,急忙上前叩见。慧能大鉴尊者伸手托住神见,介绍神秀大通尊者之后,将此事前因后果说了一遍。说罢,轻挥右手,转瞬间眼前出现了三座宫殿。
神秀大通尊者拿出纯白色小瓶,口中念念有词。只见从瓶中飘出三缕红色人影,在宫殿里飘荡了一会儿,突然变成了一条巨蟒,卧在大殿的地上,眼露凶光,跃跃欲试。
周世显大吼一声:“孽畜!”一掌劈向巨蟒,顿时,巨蟒被一股力量击飞到后方的墙壁上,然后重重摔落在地。
神秀大通尊者对巨蟒说道:“你生前杀伐太重,需潜心修行。我让神见大师和周世显与你一起修行,五百年后当成正果!”
说罢,和慧能大鉴尊者一起,向神见和周世显道别后,就此消失不见。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转眼三百二十五年过去了。
神见大师在两位尊者离开那日,正式收张献忠为弟子,法号空闻。这三百多年里,神见大师每日向周世显和空闻诵读、讲解佛经,周世显都能认真倾听,时常与神见大师交流心得。只是那空闻一直不能沉下心来,听不懂也不愿问,听完就回到自己的地宫里练习武功。
这一日,周世显正在宫殿里修习师尊阳明子所传心法,忽见师尊突然出现在面前,赶紧上前拜见师尊。
阳明子笑着说:“世显,你到了转世的时候啦!我为你选了本地一个普通人家,你这一世的父母虽无缘饱读诗书,但本性纯良。你要好生修行,去吧!”说完轻挥右手,周世显随之消失。
阳明子将神见大师和空闻召来,对他们说:“周世显已转世为人,你们在此继续修行。”阳明子又看着空闻说道:“空闻,修行需要用心感悟,不懂之处,你要多向你师傅请教!”空闻连连点头称是。
阳明子看着空闻叹息了一声,然后在神见大师和空闻面前消失了。
且说水车村有一周姓人家,兄弟姊妹三人,父亲早年得病,不到五十岁就撒手人寰,撇下孤儿寡母四人相依为命。
那时还是人民公社时期,田地、生产资料都是集体所有。社员们一起下地劳动,计算工分,下田地干活的壮劳力记十分,不下田地的老弱病残做一些杂事记五分,半大孩子记三分。所有社员吃大食堂,计算的工分可以换成钱,和公社发放的布票一起,一家人就可以去供销社买布做衣裳。
周家没有壮劳力,母亲年轻时裹了小脚,不能下地劳动,只能在生产大队的食堂里烧饭,每天挣得五个工分。老大周从海读书到三年级,就不得不辍学回家放牛,也是为了每天挣得三个工分。这点工分给生病的父亲买药都不够,更不要说给一家人做衣裳了。因此,周家人几乎每个人只有一套衣服,一穿就是几年。大孩子穿不下了给小的穿;外衣穿破了,改成内衣穿。那真正是里三年外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啊。
周从海十六岁时,病重的父亲央求隔壁白云村一位做裁缝的远房亲戚,收下周从海为徒。希望将来能有一技之长,可以养家糊口。
人常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在那个贫困的年代,手艺人很少收徒弟,怕徒弟将来抢了自己的饭碗。这远房亲戚看周家着实可怜,就答应了父亲的请求。
一般人学裁缝,最少也得三年才能学会出师,但周从海聪颖过人,又极为勤奋好学。学了不到一年时间,有一天晚上,师傅看着周从海做好的一件上衣叹息着说:“你这孩子,是真的聪明啊!你已经出师啦,明天就自立门户吧!”
就这样,十七岁的周从海开始走家串户,为乡亲们做衣服。两三年的时间,就成了远近闻名的裁缝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