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重生朱允炆,开局京师被围》第10章 下狠手,朝堂为之半空
“微臣认为,几位大人的意见都很中肯,但微臣想问一句,黄子澄和齐泰之流究竟该用什么名义来罢黜?”
这时候,解缙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屋内几人全都陷入了沉默。
朱允炆任由几人讨论,却是一言不发,哪怕此刻都依旧没有做出任何的表态。
他想看看自己挑选的这几人,到底能不能真正胜任朝堂核心。
众人的沉默并没有保持多久。
“微臣以为,既然燕逆打出的旗号是清君侧,那何不就顺应其要求,将黄子澄齐泰等人以蛊惑君王行恶政之名罢黜……”
“这样一来,燕逆那边所谓的大义名分,也就不攻自破了!”
首先打破沉默的是杨士奇,他站的角度又和其他人似乎有所不同。
朱允炆听到这里,心中多了一些欣慰,他觉得自己所挑选的人,至少立场和眼光都确实超过大多数人。
至少是敢想也敢说!
“如果是这样,会不会有损陛下颜面?让天下民众都认为是陛下怕了燕逆?”
练子宁听到了杨士奇的话,犹豫了一下,忍不住语气有些不愉的问道。
不得不说,练子宁的考虑也有其道理的。
燕王朱棣兵临城下的时候,立刻就把黄子澄和齐泰罢黜,很容易就会被人认为是朱允炆在找替罪羊。
这样的话,对朱允炆的声望实际上是有着很大负面影响的。
但是,也不能否认杨士奇的这个建议,确实有着一定的道理。
至少可以从大义的角度,彻底将燕王朱棣“靖难清君侧”的起兵理由完全否决掉。
当讨论进行到这个程度,结果就已经不是他们几人所能做决定的了。
所以到最后,在场的六人都把视线落到了一直没有说话的朱允炆身上。
“朕听了诸位卿家的话,觉得都很有道理……”
朱允炆笑了笑,先是肯定了在坐的几位大臣一句,然后才又继续说道。
“不过,朕以为,燕王朱棣既然作为朕的皇叔,不论是以什么理由起兵作乱,都是站不住脚的……”
“哪怕他现在拿着太祖皇帝的祖训做幌子,打着了所谓奉天靖难清君侧的旗号,但始终都掩饰不了他是反贼的事实……”
“所以,朕要做的,就是在京师城下堂堂正正的将燕王朱棣彻底击败……”
“基于这样一个目标,所以朕需要诸位卿家齐心协力帮助朕稳定朝堂,诸位卿家可愿意?”
朱允炆的一番话说完之后,在座的六位文官立刻齐齐起身,再次跪倒在朱允炆面前。
“臣等……愿意为陛下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这一刻的陈迪等人说出的话,确实是肺腑之言。
今日朱允炆给予他们的礼遇,已经足以让他们生出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情怀。
在燕王大军兵临城下之际,朱允炆愿意选择相信他们几人的忠诚和能力,这对他们来说本身就已经是最大程度的认可了。
“如此就好,诸位卿家回各自的新衙门去坐镇吧,接下来的话,朕估计你们可能就会非常的忙碌了!”
当陈迪等人告辞离开乾清宫之时,他们的心中其实对朱允炆的这句话中的“可能会非常忙碌”,并没有太放在心上。
在大明当官,想要真的忙碌起来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
然而,很快他们就终于知道了朱允炆“可能会非常忙碌”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了。
就在陈迪等人刚刚去到各自新的岗位上,还没来得及与一众新同僚认识的时候。
就看到一队队的锦衣卫,如狼似虎一般的扑向了各个衙门,一些老臣子恍惚间,仿佛又再次回到了当年“胡惟庸案”的时候……
原本所有的大臣们都以为,昨天夜里既然已经抓捕了一百多人,那么暂时也应该就不会再有人被抓了。
结果,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今日锦衣卫抓捕的官员数量甚至还超过了昨天夜里。
半日之内就有超过三百名官员,以贪腐和渎职的罪名被拿入了锦衣卫的诏狱。
而其中最让所有人惊掉下巴的是,被抓捕的人之中,甚至还包括了黄子澄和齐泰这两位朱允炆的股肱之臣。
一时间,整个朝堂中三品以上的官员几乎被一扫而空,每个衙门都出现了严重的缺员。
到了这个时候,陈迪等人才彻底明白了朱允炆的那句“会很忙碌”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这些官员上午被抓,结果还不到中午朱允炆的圣旨就已经名发天下了。
而这份圣旨,更像是一封后世的判决书,罗列了每一名官员的罪证和对其最后的处置。
真要说起来,可能这一份圣旨应该是大明立国以来字数最多的一份了。
三百多名被抓的官员,人人都是罪证确凿,不是贪腐就是渎职。
而朱允炆选择的处理方法,也十分的粗暴简单。
他对其中超过一半的官员,直接判了抄家斩首之刑。
而其他官员虽然保住了一条命,却也都面临着抄家和发配的结局。
至于黄子澄和齐泰两人,因为贪腐数额巨大,被朱允炆毫不留情面的直接判了夷三族之重刑。
而方孝孺虽然没有在上午的时候被抓进诏狱,但他的名字却依旧出现在了这份圣旨中。
他最后的结局,就是被朱允炆认为昏聩无能,不通实务,然后罢黜回乡闲居,永不起复。
可以说,朱允炆的这一份圣旨,实际上就是对如今的大明朝堂一次彻底的否定。
刮骨疗伤,不外如是!
这份圣旨一下,整个大明朝堂一大半的事务,就立刻全部压在了陈迪等六人的身上。
好在他们这六人组合还算给力,三人经验丰富三人能力出众,总算商量着把朝政事务给全部扛了起来。
虽然忙的不可开交,但这也让他们六个人感觉痛并快乐着。
时间很快就到了午后。
朱允炆带着一群锦衣卫出现在了京师的一处军营中。
这座军营中驻扎的全都是京营兵马,总数大概在六万左右。
经过锦衣卫的甄别,在京营中抓捕了五名武将,同时还裁撤了十几名虽然没有参与谋反,但与徐增寿关系却比较密切的中下级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