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古代开局一座穷县》第10章 招揽手下
转过天来,师爷写了一份告示,交由在书房的李秉查看。
“嗯,师爷文笔不错,就这样吧,就张贴在府衙围墙。
还有,你再写一份告示,就说从现在开始,全县境内所有佃户,渔民税收全免。”
昨天已然问过师爷,大夏朝农民的税收在7%左右,而四大家则是收取农户们5%左右,也就是半成。
知道税率之后,李秉就觉得,若是单纯的降低税收,想必四大家也会跟着降,那还不如不要!
既然我挣不到这份钱,那就大家都别想要了!
不就是掀桌嘛,谁不会啊!
可李秉说的这则消息,不可畏不大,一下子就镇住了师爷,“大人,这么一来,咱们的税收可就没了,以后的开支用度,该如何是好?”
“师爷莫慌,交税的佃户和渔民,一年才交几个钱?
我根本就没指望他们的税收,之所以这样做,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不想让他们四大家,食人而肥!”
师爷心中一喜,看来这位大人,还是想要对四大家动手了,不过他还是很疑惑,
“您没指望他们的税收,可咱们就没有其他税收可取了呀?”
李秉不屑一笑,“谁说没有,县中富户那么多,随便收取一些,都比佃户们强!”
这下师爷可就急了,“可是…”
“没什么可是,你照我的命令做就行了!”
其实这一招,也不是什么高深的策略,无非就是照搬现代的做法而已。
要知道,现代的农民,别说收税了,你种田都还有政府补贴。
而古代却太过畸形,税收基本靠农民,商家的税收虽然也有,但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而现在李秉要做的,无非就是把这一局面改换过来。
没一会儿,师爷再次拿着一份告示而来。
粗略看了一下,师爷确实用心了,通篇都在夸奖县令大人的深明大义,不愧是干了二三十年的老师爷。
“府衙的衣服,做的怎么样了?”
“此番数量甚大,绣娘已在加班加点,不过还需两日,方可完成。”
李秉稍微思考了一下,这才说道:“那这张告示,就在后天张贴吧,再告诉所有捕快,衙役后天本大人设宴,请他们吃晚饭。
既然在此地上任,总得认识一二。”
说是认识,可这又是做衣服,还要请客吃饭,明摆着就是想要拉拢一波,师爷当然秒懂,很快就出去安排。
没一会儿,李管家也来到了书房。
“少爷,冯船家还有那六个船工,已在大厅等候。”
这七个人,就是之前一起经历海难的人,按理说他们还是要回去复命的,只是最近没有船舶到来。
要是走陆路的话,又确实太远,所以也只能暂时住在县中。
信步来到大厅,只见那六人各个目不斜视,轻低着头一副战战兢兢的样子,生怕李秉找他们的麻烦。
待李秉落座之后,以冯老大为首的六人,这才下跪问安。
看着六人的行为,虽然感觉有点怪怪的,但也没有多加阻止,心说,咱要慢慢适应。
“几位起身吧,此番唤几位前来,是有一事相问,本大人初来此地,人生地不熟,所以想要招一些忠心耿耿之人,共谋大事。
诸位且放宽心,本大人不会让你们下贱作奴,只是几位的用处,本官暂未想好,不知几位意下如何?”
一听到不是作奴,其中两人明显有点兴趣,至于李秉最在意的冯船家,更是再三思考。
他原先的小日子确实不错,虽然没有官职,但也算是吃上了公家饭,可这美好的一切,都已经随着海难给淹没了。
虽然此次确实是天灾,但是那帮官员哪管你这一些?
所以这次回去复命,他的饭碗肯定要丢,毕竟出了这么大的事,该背的背锅,还是要背的。
而且后果他也知晓,轻者罚产小惩,重则身家堪忧,不但要破产,还得要坐牢。
“李大人,我过几日还得回去复命,定然是凶多吉少,确实不好答应与您。
不过,小人的义子冯来福,虽然算不上聪慧过人,但一膀子力气还是有的。”
看来船老大也是有所意动,想来也是,宰相房门还七品官呢。
“你复命之事倒也简单,我让管家修书一封,你回京复命之前,带着信件去李府,即可保你无忧!”
“噗通~”
船老大一下子就跪在了地上,还把头磕在地上发出“嘭~”的一声,
“感谢大人的厚爱,小的处理完这些俗事之后,定会带着家小前来投靠大人。”
不怪他行此大礼,要是靠他自己运作的话,一无钱财,二无权势,后果可想而知,肯定是往重了判。
现在好了,有了当朝吏部尚书的作保,定能保他安然无忧。
李秉这边正在收揽心腹,那头的王昌礼,也在接待一位客人。
只见他端坐主位,一脸笑眯眯地说:“陈掌柜,多日未见,近来可好?”
正在喝茶的陈掌柜,马上放下茶盏,“托您的福,小的无病无灾,日子过得倒也安稳。”
王昌礼一手抚着胡须,眼神闪过一丝阴历,“老夫听说,你侄儿前些日子过世了?
哎~真是可惜,简直天妒英才!
想他接替你家布匹生意多年,一直勤勤勉勉,尽心尽力,使得你们陈家,在县中也是排的上号。
不知现在是何人接手呢?老夫想采购一些布匹,思来想去,肥水还是不流外人田,还请陈掌柜照顾一二。”
陈掌柜可就没有王昌礼的城府,听完立马高兴地说:“不敢不敢,能与王家合作,此乃幸事一件,只是现在当家的,乃是侄儿遗孀。
所以价格方面,小的不好做主,还请王老爷告知需要那种布料,数量多少,我好回去请教一二。”
听到这,王昌礼突然一脸疑惑地说:“哦?陈家布匹生意,竟然交由一介女流做主?
想必这是位奇女子,果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
老夫佩服,佩服!”
陈掌柜听完,也是露出了一脸的尴尬:“王老爷,布匹生意一直是大房操持,家兄走的早,侄儿又走得急。
大房这边,又只剩赵李氏一人,这门生意自然而然,落在她的肩上。”
王昌礼听完,先是一脸佩服的样子,紧接着又是一脸的疑惑:
“想必这陈李氏,一定十分的精明能干,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