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翁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完整版《开疆狂师》在线免费阅读

开疆狂师》第9章阅之先生

宋静斋慌了,他拦住冯典道:“大锣,哦不,王先生,只要你肯把拼音教授于我,我愿意拜你为师。”

冯典笑道:“宋先生,别开玩笑,这些字你都认得,学习拼音纯属浪费时间,没必要学。”冯典说罢拔腿就要走。

宋静斋铁了心要学拼音,于是噗通一下跪在冯典面前,紧紧抱住冯典的大腿不让冯典离开:“王先生,不要走,我是真心想学拼音,真心拜您为师,求您成全好吗!”说罢,宋静斋以头触地。

冯典说道:“宋先生,你德高望重,拜我一个毛头小子为师,会被人耻笑的。”

宋静斋跪直身体,表情肃穆道:“能成为拼音祖师的首位弟子,静斋感到万分荣幸,若祖宗泉下有知,也会感到脸上有光,至于那些浅陋的人,随他们笑好了。”

冯典暗暗佩服宋静斋脸皮之厚无人能比,也赞叹他果然慧眼如炬,第一次见到拼音就想学。有这样一个学生,对自己的名声是大有好处的。

“好吧,那我就收你为徒,教授你拼音,但之前你要把整本书的字给我读一遍。”

宋静斋连连答应,他站起来,兴奋得几乎要晕过去,拜师成功了,这种感觉比娶小妾还要幸福。

既然收了宋静斋为徒,自然就不能直接叫他名字了,“为师表字阅之,还不知道你的字是?”

宋静斋说道:“学生表字翰亭,老师以后叫我静斋即可。”

冯典笑道:“不可,翰亭年长我许多,直呼其名不太妥当。”

“好吧,一切老师做主。”

于是,宋静斋三天之内把冯典的书念了一遍,冯典把拼音标上,然后悉心教授宋静斋拼音。

宋静斋年纪虽大却记忆力超群,学习能力很强,加上他对拼音兴趣极大,学起来速度极快,很快就掌握了拼音。

宋静斋把自己读过的书都标上拼音,请冯典检查,结果无一错误,这倒让冯典大感意外和欣慰。

宋静斋学会了拼音,冯典也记住了许多字,为了不和这个社会脱节,他还苦练毛笔字,既记住了字,也练了毛笔,可谓一举两得。

宋静斋在邻村有一帮老伙伴,他们偶尔会聚在一起品评书籍,讨论文章,观赏鱼鸟。可是最近几个月,宋静斋总是以繁忙为由拒绝他们的聚会邀请。

这些老伙伴对宋静斋是非常了解的,宋静斋退休后一向喜欢清闲,最是讨厌忙碌的生活。

几个老伙伴一商量,决定对宋静斋搞个突然袭击,看看他在家搞什么名堂。门房对这些老家伙是非常熟悉的,直接开门欢迎。

这些老家伙轻轻进入宋静斋的书房,宋静斋竟然毫无察觉,还在聚精会神地标注拼音。

大家在一边看着,也不打扰他,等宋静斋伸懒腰,看到老伙伴们时,这才叉手告罪。

老伙伴甲问道:“翰亭啊,你这段时间一直忙这个?”

宋静斋答道:“是的,这段时间,我过得前所未有的充实。”

老伙伴乙问道:“翰亭,你在字旁边写的那些奇怪的符号是干什么用的。”

宋静斋笑道:“那些符号叫做华字拼音,是认字的辅助符号,我这几个月一直在学,在练,现在算是掌握精熟了。”

老伙伴丙:“翰亭啊,这些字你都认得,学这拼音纯属浪费时间,没必要嘛,再说了,我们以前从没听说过拼音,你是跟谁学的?”

宋静斋表情肃穆,他恭敬地叉手道:“当然是从我的老师王阅之先生学的了!”

几个老伙伴面面相觑,表示从没听说过王阅之这号人。宋静斋一看众伙伴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

“王阅之就是王大锣,”宋静斋道。

众人哈哈大笑,老伙伴丁说道:“王大锣,不就是你们村那个脑袋有毛病的家伙吗,翰亭,你糊涂啊,怎么会拜那个半疯不癫的人为师呢。”

宋静斋摆手道:“你这老家伙就是目光短浅,如果我编写出一本标注拼音的字典,将给天下的读书人带来多大的便利,只要他们花一段时间学会拼音,再有一本字典,那么以后认字就不再用求人了,这将节约不少时间,老家伙们,这本字典的销量是多少,它的编写者将名利双收,老家伙们,读书人求啥,可不就名利双收吗?”

这帮老者一听,顿时心里便敞亮起来,都暗想宋静斋这老家伙竟有这样毒的眼光,果然不一般。于是,所有老伙伴都要跟宋静斋学习拼音,并要求一起编写那本字典。

宋静斋并非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涉及到名利他绝对当仁不让,教会这些老家伙学拼音得浪费他不少时间,合作编写字典是和他抢名利,他怎么可能答应。

宋静斋摸着胡子笑道:“咱们都是老哥们了,如果我教你们学拼音,这辈份就乱了,我看你们还是去找阅之先生学吧,学出来咱们就是师兄弟,辈份不变,再者,老师时间多,我最近正在为编写字典做前期准备,忙得焦头烂额。”

各个老头一听,明白宋静斋害怕他们争名利,于是就去找冯典。

此时的冯典正在一边练毛笔一边记字,搞得头昏脑胀的,烦躁得很,忽然一帮老头同时来访,搞得他莫名其妙。

冯典叉手行礼道:“诸位老先生前来寒舍,不知有何指教?”

几个老头齐声道:“我等前来,只为拜王先生为师,学习拼音。”

冯典内心暗喜,却板着脸道:“宋翰亭是我的弟子,他同样精于拼音,我现在很忙,你们找他学去。”

几个老头知道拜师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相互一使眼色,齐刷刷跪下,额头触地说道:我等诚心拜师,请王先生成全。

几个老者给自己一个年轻人下跪,冯典觉得诚心已到,再推辞就过份了,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收下你们了,请起吧。”

几个老头大喜,赶紧起来,一起叉手行礼道:“我等见过老师。”

冯典摆手道:“好,从此刻起,你们就是我的入籍弟子了,我希望你们尊师重道,把拼音发扬光大,不要辱没了我的名声。”

几个老头齐声道:“我等谨遵师命,绝不敢违。”

于是,这些老头逐一自我介绍,冯典把名字写进学生名册。

冯典绝不会让哪个弟子一家独大,这样不利于掌控。冯典可以预料,要不了多久,拼音就会在全国火爆起来,到时候,阅之先生的大名将会被广大学子熟知。

冯典将几个老弟子教会后,宋静斋呕心沥血的编的字典也出来了,他打算将字典名字定为《阅之字典》,冯典知道后坚决反对,他认为宋静斋编著这本字典不容易,字典名字不该和自己有关,他提议该字典应当叫《大华字典》。

宋静斋对于冯典的眼光是绝对信任的,字典定名后,他在字典首页写道:“阅之先生姓王,尊讳大锣,是拼音的开创者,主编宋静斋,字翰亭,是阅之先生第一位弟子。”

宋静斋花钱印刷了一百本带到向阳县城,和一帮老伙伴亲自吆喝叫卖,引来许多学子围观翻看,大家一听这部字典竟有认字不求人的功效,于是欣然掏钱购买,于是一百本字典很快销售一空,广大学子夸赞了《大华字典》的巨大作用,许多出手慢的人抱怨它的发行量太少。

广大学子急于购买《大华字典》的需求让向阳县一个头脑敏感的商人看到了巨大的商机,于是他前往龙井村拜访宋静斋,希望能得到大华字典的印刷权和销售权,他愿与宋静斋六四分账。

宋静斋见能名利双收,于是和这个商人签订合同,授权他印刷和销售《大华字典》,于是这商人壮着胆子印刷了一万本,并派人前往大华各郡放出风声,说向阳县某月某日将开售《大华字典》,限量一万本。

广大学子得知这个消息后都非常兴奋,于是带上钱,背上行囊朝向阳县赶去。同时,各郡的书商齐聚向阳县,使得向阳县的客栈和餐馆一时间生意火爆。

这本字典原始批发价为每本六百钱,但运到各郡县后,有些地方零售价已经离谱到五两银子,这个价格使很多家境不好的学子无法购买,他们只有向朋友借来抄,由于很多学子都买纸来抄这本字典,导致大华各地纸和墨供应紧张,价格大涨。

字典发行后,各地急需要大批的拼音培训人员,冯典的徒子徒孙们于是开赴全国各郡县,开办拼音培训班,报名学习拼音的人非常多,其中也包括一些大家闺秀。

绝大部分学子只能在烈日下或者雨中听课,一个月后,病倒的人逐渐增多,全国学子纷纷上书要求官府扩建学校,为广大学子提供更多学习拼音的场所。

各地县令和郡守不敢怠慢,纷纷上书朝廷要求拨款修建学校。华渊也算是一个有作为的国君,他立刻叫停一些无关紧要的工程,将大量银子拨给各郡县修建学校。

一时间,各地大兴土木修建学校,广大建材商赚得盆满钵满,建筑工人有了工作,赚了工钱,消费能力提高,生活质量提高。

《大华字典》的火爆,使得冯典名声大噪,获得“拼音祖师”的美称,不少学子为了见他一面,不远千里来到龙井村,使得龙井村一时间车水马龙,行人摩肩接踵,原本设在西栅村的抱鼓乡治民所也搬到龙井村,而抱鼓乡因为冯典一跃成为仅次于向阳县城的第二大集镇。

由于冯典名声太过响亮,见他的学子过多,几次前来拜访的丰郡郡守和郡内十个县令因为挤不过如海如潮的学子而不得不暂停拜访。

冯典也是从一些学子口中才得知郡守和各位县令拜访他而不得相见的消息的。人怕出名猪怕壮,冯典每天都要接见大量学子,和他们谈话,嗓子都哑了。

冯典几乎要崩溃,他感觉自己无法再坚持了,白天累得要死,晚上自己家周围又传来不少学子交流的声音,严重影响了他的睡眠。

冯典日子不好过,他的那些老徒弟们日子也不好过,宋静斋虽然因为字典赚了不少钱,但每天大量的徒子徒孙来访让他疲惫不堪,终于积劳成疾病倒了。

冯典终于和他徒弟们一样,也病倒了。大家都病倒后,各地学子也就返回原籍,日子这才归于平静。于是,各个郡的郡守悄然来到冯典家,邀请他去郡学教课,并开出很高的工资。

冯典是彻底被学子们整怕了,他拒绝了所有的邀请,包括本郡郡守彭立夫。由于冯典的名声实在太响亮,各郡守都不敢用强,怕激怒天下学子,于是十五位郡守失望地回了各自辖区。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