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女人》第4章 祈祷
第二天一早,农场的鸟叫声清脆交织,王汐一在床上伸了个懒腰,然后掀开被子下床开灯。
手腕上的运动手表显示现在的时间是早上五点三十六分,王汐一又将手表调到今日概况,自己昨晚一个共睡了五小时二十二分,其中深睡两小时零十分。
她拔掉桌上已经充完电的手机,翻了翻自己的今日头条,顺便回复了两条评论。
王汐一在今日头条上是创作者的身份,写作内容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了,现在的她已经完成从微信朋友圈到今日头条的阵地转移。
写头条有钱赚,这是她持之以恒写点什么内容的主要动力,虽然这两年她连一千块都还没赚到,但蚊子肉也是肉,比自己试着玩基金赚钱更踏实。
另外,记录生活,写下自己每天的所思所想,也是王汐一想在网络上留下自己的一抹痕迹,等老了,自己想回忆的时候,这曾经记录过的一天天的经历,到时用来打发无聊的岁月,也许有用。
天色越来越亮,王汐一整理好被褥,洗漱完毕,打开窗帘,一抹暖暖的阳光穿越过玻璃,照进屋子。
她赶快拿起手机,开门走到屋外。
晨曦正爬上郁郁葱葱的荔枝树枝头,探出半个脸来,被接档的部分,则挤进老荔枝树的每一处枝叶缝隙,直射出粗细不均的光束,王汐一赶快举起手机拍下这一瞬间。
在荔枝树下,吊着几个形态各异的秋千,王汐一坐在其中一个上,在头条上发布了自己刚刚拍下的几张农场风光照,其中一张,是自己荡在秋千上的一双脚。
远处栅栏里农圈着的小动物,不知道是不是饿了,叫声开始此起彼伏。
黄牛,山羊,鹅,鸭子……
王汐一对这样的生活模式是向往的,记得从哪里看到的一句话形容的很贴切:从自己活腻的地方搬去别人活腻的地方,这大概就是人们形容的喜新厌旧的迁徙之旅吧!
“香蕉老师早!”农场里唯一的全职美女老师让王汐一感觉有点高冷,年龄二十几岁,给人的感觉很不愿意讲话,大概九零后的孩子都比较有个性吧。
她带着草帽,穿着水靴,朝我回了个“早”字就走下农场的坡路,去到菜地。
王汐一也随之跟了去,见她拿了一把裁纸刀,正在割地里的韭菜。
韭菜长得不像市场卖的那种那么壮硕,看起来很纤细。
“这是有机菜吧?”她问香蕉老师。
“是的,早饭等会我用韭菜做点煎饼。”她回我。
早餐有粥,有红薯,有鸡蛋饼,洛神花酱,还切了两个橙子,还有有点像酸奶那么稠的山羊奶。
这所有的一切都产自杨老师的农场,全部都是有机食品。
如果在市内,这该是多么奢侈的一餐啊!而在农场,他们一天三顿都这么吃。
王汐一未来追求的生活,不是纸醉金迷,不是大鱼大肉,她想要的,正是像农场里的这种生活。
饭前,农场女主人带着大家,双手紧扣放在胸前,碎碎祷告。大概的意思是感谢天地赐予食物,感谢做饭的人辛苦工作,每餐不食过饱,不浪费粮食……仪式感满满。
饭后,王汐一问香蕉老师,这是什么宗教仪式吗?农场女主人接过话来,告诉她这不是宗教仪式,是为了让孩子懂得每一餐饭来之不易,培养她的感恩之心。现在很多国家都有饭前祷告的仪式,这也是农场饭前要做的仪式。
王汐一听了豁然开朗,以后,看来她也要学着去做,身心合一,认真对待吃饭这件事。
饭后,农村主夫妇有他们的事要做,王汐一和他们告别后,独自穿小路进村,去找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