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翁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开疆扩土朱高煦朱棣最新章节,开疆扩土在线阅读

好看的小说《开疆扩土》推荐大家一读,这本小说的主角是朱高煦朱棣,主要讲述了:朱瞻基听着朱棣的话,心头顿时大松了一口气,但依旧没有起身,这会他实在是被吓着了,不敢起来。想他才多大,朱棣就来吓他,他都不知道自己招谁惹谁了,朱棣要吓也是应该吓他爹啊,吓他一个小辈做什么?至于和朱高煦…

开疆扩土朱高煦朱棣最新章节,开疆扩土在线阅读

朱瞻基听着朱棣的话,心头顿时大松了一口气,但依旧没有起身,这会他实在是被吓着了,不敢起来。

想他才多大,朱棣就来吓他,他都不知道自己招谁惹谁了,朱棣要吓也是应该吓他爹啊,吓他一个小辈做什么?

至于和朱高煦的恩怨,他敢和朱高煦生气吗?

他爹虽然是太子,爷爷是皇帝,但要是在朱高煦面前摆谱,一样得挨揍,挨了揍还得被朱高炽领着去给朱高煦道歉,他虽然小,但一点也不傻。

然而在朱瞻基内心深处,还有一丝窃喜,朱棣如今能够这样问他,不是变相的说明了,他以后,基本就是太孙了?

长孙与太孙,一字之差,中间的差别可大了去了。

朱棣此刻无心去关注朱瞻基是怎么想的,因为朱瞻基的这个表现,只能勉强达到他的预期。

朱棣随即将目光放向朱高燧。

“老三。”

“爹,我在呢。”

“你过来些。”

“是,爹。”

朱高燧没有丝毫犹豫,同样匍匐着身子来到朱棣身前,老老实实的跪着。

身旁的朱高炽与朱瞻基丝毫不敢动,也是跪在地上竖着耳朵听着。

朱高炽此刻只希望朱棣的作妖能够早点结束,因为他身体有些肥胖,是真没法久跪。

朱棣眼下做的这事,在朱高炽眼中就是作妖,这种事情,拿到明面上来说有什么用?

他倒是希望朱高燧能够听进去,少弄点幺蛾子出来,但他同样清楚,这基本是没可能的事了。

朱棣看着眼前的朱高燧,手放在朱高燧肩上轻轻拍了拍,没有在朱高燧身上感受到朱瞻基的惶恐与颤抖,朱棣很是满意。

“老三,刚才说的,你也听见了,你也要记着,好好帮衬着你大哥。

咱们是一家人,不能刀剑相向,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我把锦衣卫交给你来管。

咱们不能让天下人瞧不起了,我虽然是靖难上位,但此风不可长,一家人,就得和和睦睦的。

我知道你跟老二走得比较近,你也多和老二交流交流,要给老二说清楚,他在外面,也是辛苦了,在外面吃苦,我这心里,也难受。”

朱棣说着这些话,眼眶也有些泛红,此刻他确实有些真情流露了。

在朱高煦没有离开之前,他防着朱高煦,也有利用朱高煦,但朱高煦真的出去了,心中又开始有些思念了。

在一起时,想的都是朱高煦的威胁,分开了,想的都是朱高煦当初靖难时的种种表现,如何在战场上屡次救他。

但这些情感,来得快,去得也快,到底已经是皇帝了,这些情绪,是真的做到了收放自如。

朱高燧闻言,心中无比难受,他知道,这是朱棣也在逼着他,让他做出承诺呢。

他很不想做出这个承诺,但眼下,他却只能妥协接受。

至于让他统领锦衣卫,这也就预示着,他彻底没戏了啊。

听着是好差事,统管锦衣卫,但有朱棣在的前提下,这个锦衣卫,他又真的能有多大的权力?

“爹,我知道了,以后我一定好好帮着老大,多和二哥联系,与二哥说清这些,让二哥知道爹的苦心。”

话是这样说,但朱高燧心头的恨,是越发的大了。

朱棣也没有再敲打朱高燧,能够让朱高燧说出这些,他知道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再继续敲打,只会适得其反。

几人又聊了一会,但基本都是朱棣在说,朱高炽、朱高燧、朱瞻基三人在听。

直到后半夜,朱棣才让几人离去,剩下自己一个人在房内。

“老二,你若是真有本事,就在外面好好闯吧。

大明咱不能给你,为了稳定,只能是老大,但你要是能够闯荡出一片天来,我也不会去抢夺你的。

要是你哪一天真有本事能够像咱一样打回来,那就是老大与你侄子不争气,只要你不沾他们的血,我也不会说你什么。”

朱棣已经彻底看开了,朱高煦都已经被逼到大明之外了,也就是大明上下眼中的贫苦之地,要是朱高炽或者朱瞻基这样都比不过朱高煦,那他真的无话可说。

因为他能做的,只能是这样了,让朱高煦离开大明,已经是他能够下的最狠的心了,难道真的要让他将朱高煦杀了?

而在外的朱高煦,有着自己的国度与大军,在他眼中,起码也能自保了,要是他大孙真容不下朱高煦这个叔叔,起码朱高煦不会就地等死,朱瞻基没办法轻易做到。

这些,就是他能做的极限了,这也是他当初为什么要给朱高煦一笔钱粮,还同意给朱高煦留下几万军。

若是他不想,徐妙云想用那样的方式逼他同意,他也不会同意。

他身为大明皇帝,又是一个父亲,这些已经是他能够做到的极限。

至于朱高煦在外面会不会发展出一个不弱于大明的大汉国,朱棣还真完全没有想过,因为这事在他眼中,无异于天方夜谭。

这事就属于是哪怕朱高煦真做到了,朱棣都会觉得是朱高煦在说梦话的那种程度了。

在鸡鸣寺再次逗留一日,朱棣带着朱高炽几人吃了一日斋饭,又为徐妙云祈福一日,才返回。

这一次,姚广孝一同回返,让朱高炽与朱高燧都是一阵侧目,但两人都没有去多问。

回到皇宫,朱棣迫不及待的开始与徐妙云分享起了朱高煦的消息。

徐妙云听着朱棣说着关于朱高煦的一切,虚弱的脸庞笑得无比的开心,甚至还带着些许自豪。

“四郎,老二如今真的长大了,是一个合格的汉王了,这就好啊,我还担心他出去之后会乱来,如今看来是不会了。

有着大汉国,还有着十多万兵马,在外面也可以自保了,我也可以彻底放心了。”

徐妙云是真的释怀了,本身朱高煦就擅长打仗,如今还会治理地方了,这是徐妙云一直想要看到的。

这样的朱高煦,起码证明了和以往的不同,是真的改变了。

她既不用担心朱高煦在外会有危险,也不用担心将来朱瞻基容不下叔叔的事情了,因为有着大汉国的朱高煦,只要不犯傻,就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最起码可以安稳的活下去了。

她以往担心朱高煦,并不是因为朱高煦的性子,而是担心朱高煦惹出祸事来,以及她与朱棣死后,朱瞻基会容不下朱高煦存在,就是担心朱高煦会被自己的至亲所杀。

现在她终于什么也可以不用担心了,悬着的心,也终于可以放下了。

这一日,心情大好的徐妙云,神态都比之前好了一些,就连吃饭,都比平常多吃了两碗。

然而随着寒冬逐渐到来,年后之时,徐妙云的病症却是突然开始恶化,朱棣整个人都急了,显得非常的疯狂,所有的国事全部让朱高炽在处理,自己则是陪伴在徐妙云身旁。

这一段时间,所有人,哪怕是平常那些不怕死的文官清流,都不敢惹朱棣,全部都是小心翼翼的,做事都比以往任何时候要积极,生怕在这个时期被朱棣抓住什么小辫子。

而在这期间,朱高煦的消息也逐渐在京城传开,尽管所有人都在避讳,他依旧还是在私下讨论着。

放得最开的,还是大明的那些勋贵,听着朱高煦在安南的消息,一个个的容光焕发。

成国公府上,朱能、丘福等人聚集在一起。

“汉王殿下当真是不凡,有魄力啊,各地造反,两个月的时间就全部平定了。”

“殿下确实不凡,张辅那小子也不错,老夫都有些羡慕他小子了,一出去就被殿下重用,直接统帅大军征伐安南,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这小子得到了。

张玉那老小子这下在地下也可以放心了,张辅小子的本事,恐怕已经超过他了。”

“哈哈,丘叔你趁着他不在打趣他吧,不过他也确实争气,能在几个月攻下安南,是有些本事。

那沐晟也不错,也不愧是黔宁王之子,西平侯之弟,打仗有几分本事,殿下有他们在,我们也可以放心了。”

朱能与丘福畅快的聊着,时不时的一口酒下肚,现在朱能的身子比起当初,看得出恢复了很多。

没一会,几人的神情又开始有些沉重。

“皇后的病情似乎严重了,之前为我诊治的名医,进入宫内后再也没有出来,好像是对皇后的病情无处下手,被打入锦衣卫诏狱了。”

朱能话音落下,丘福并没有说话,而是连着喝下几口闷酒。

其实他们这些人都很希望徐妙云能够无事,他们也有按照朱高煦所说的寻访名医,就连给朱能诊治的名医,在朱能还没有完全痊愈之下,都推荐上去了,奈何就是没有效果啊。

如今他们没有受到牵连,都已经是朱棣对他们开恩了,不然就凭借他们推荐庸医上去,换成一般人,都被朱棣给惩戒了,稍有不慎就会被砍头的。

朱能也是后知后觉,发觉这事不能拿出来说,尽管他有些遗憾,毕竟那个大夫救了他,却是被他推进了深渊之中了。

丘福这时才开口:“这事不说了,那个大夫家里还有妻女,你过后安置好他们,再给她们一些钱财,别让她们被欺负了就行。”

朱能点点头,哪怕丘福不说,他也准备这样做。

随后想到什么,肃然开口。

“如今鞑靼越发有些跳了,个多月前,正值年关之际,鞑靼又侵犯大明边地,皇上如今陪伴着皇后,想来应该最迟明年,恐怕就不会再忍。

你要做好准备了,之前皇上让我静养,这次若是对鞑靼出兵,应该会是你领兵。

你的性子我也清楚,记住当初殿下对你说的那些,你只要那样去做,起码不会败,你到时可别犯浑。”

“哎呀,老夫知道了,在你们看来,老夫就是那等有勇无谋的人吗?

不说这事了,你家那二小子跟着殿下,有没有来信?

我可是听说殿下把那两个臭小子带在身边的,也不知道他们两个能不能学到些本事。”

看着丘福转移话题,朱能也不继续去说,神情却是依旧严肃。

“既然让他们跟着殿下了,我们就不要去过问,要记得,我们是大明之将,忠于皇上,忠于大明。

没有联系才是好事,联系得越深,对我们几家,都不是什么好事,只会是祸事。

不过眼下皇后病重,这对殿下而言,是祸非福啊。

殿下在大汉有军十多万,还往与大明的边地增兵,这个做法太过刚烈,恐会让皇上不喜。

如今太子地位稳固,赵王统领锦衣卫,若是殿下返回大明,恐怕不会太平啊。”

朱能一脸的担忧,他们这几个人,说白了既是朱高煦的支持者,但同样也是好友。

朱家的这几个人,除了朱棣,就是朱高煦与他们的关系最好了。

如今的局势,丘福等人看不出来,但他却是知道,对朱高煦是真的不利。

赵王心有不甘,徐妙云一旦去世,朱棣就没有人可以劝得住了,且姚广孝返回,姚广孝与朱高煦的关系,也算得上人尽皆知了。

种种叠加在一起,朱高煦一旦返回大明,想要再出去,会很难。

而他们,却是没有办法帮太多,这才是最为难受的。

现在大局已定之下,他们若是再像之前那样支持朱高煦,朱棣那里也会有想法了。

他们与朱高煦的关系虽然好,但第一优先级,还是以朱棣为主。

且他们各自也有家室,他们也得为自己的家而考虑啊。

丘福听不懂朱能说这些的意思,更想不通朱高煦回来为什么会不太平,难道有人敢对朱高煦不利?这是真当他们这些人不存在?

见朱能没有再说,丘福也没有去问,既然想不通,他也不想,反正要怎么做,朱能到时候肯定会说。

他虽然比朱能要大一辈,但动脑子这些事,丘福自知自己真不行,他也索性懒得多去想。

而在京城的一处宅院内,一部分人却是对朱高煦在大汉所实行的政策议论纷纷,大多神情阴沉,显然很不想看见朱高煦在外面做出那样的事情。

他们所忧虑的,都是朱高煦实行的所谓摊丁入亩,担心会对大明产生影响。

小说《开疆扩土》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