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翁
经典文学小说推荐

第3章

“……丞相,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么?”

李牧蹙眉,试探着询问诸葛亮。

闻言,诸葛亮一声浅笑,似乎也没打算隐瞒李牧。

“汉兴,你知道黄忠吧?”

“黄忠,知道啊。当年定军山下,阵斩夏侯渊的老将军嘛。”

对于黄忠,李牧当然听说过。

曾经他的事迹,早就风靡蜀中。不得不说,他的壮举,直接导致了当年汉中之战的提前结束。

毕竟,夏侯渊那时候,可是曹魏堂堂的征西大将军。

他是曹操的族弟,备受器重。说他是曹操的替身,也绝不为过。

他的死,导致曹军西线防御蜀汉的部队,全线崩盘。

黄忠也因为此一战封神,而后被先主加封成为了后将军,地位与关羽、张飞同列。

只不过,李牧想不明白,这和诸葛亮的设计又有什么关系。

“那如果我和你说,当年黄忠阵斩夏侯渊的战功,是先主和我的有意安排呢?”

“什么?”

诸葛亮的一句话,再度让李牧感到震惊。

反观诸葛亮,情绪极为复杂。

“当年,夏侯渊为了修缮防御我军的鹿角,亲自赶到前线负责督建。不想,正好被我军哨探发现。从那一刻起,他的死,基本就注定了。剩下的问题,就只是派谁去获得如此莫大的功勋。”

诸葛亮一声感叹,仿佛某种落寞涌上心头。

“照理说,这功勋,应该归于子龙。毕竟,他随先主多年,一直任劳任怨。先主一直想提拔他,奈何子龙跟随主公左右,始终缺乏拿得出手的战功。”

“这……”

闻言,李牧心头一震。

不得不说,诸葛亮的话,再度刷新了他对于历史理解的认知。

后人受演义影响,总觉得赵云授封五虎上将。实则历史上,刘备进位汉中王,封赐的将军只有四位,根本没有赵云。

李牧了解历史,总觉得赵云有些冤枉,刘备、诸葛亮略有不公。

后世人,甚至有些怀疑过赵云本身的能力,亦或者他与刘备之间的关系。

殊不知,真相根本不在这里。

“此事说出来,或许也有太多的无奈。毕竟先主也是人,他身为主公。想要封赏谁,也不是他一个人能说了算的。手下那么多人,总要服众。当年若把阵斩夏侯渊的任务,交给子龙。我相信,子龙只会比汉升做得更好。”

诸葛亮对赵云,给出了很高的评价。

对此,李牧虽然心中宽慰,但更多的还是不解。

“可是,为什么?”

“很简单,还是因为出身。”

诸葛亮看向李牧,此时都感觉这个理由有些不胜其烦。

然而事实,的确就是这样。

“荆州顶流四大家族,蔡蒯黄庞。其中黄家,位列第三。汉升的家族,是黄家的旁支。加封了他,更方便稳固先主在荆州的统治,而这恰恰也是子龙不具备的。”

一句话,让李牧无言以对。

很显然,汉末乱世。拉拢权贵,是所有军阀必备的政治手段。

无论刘备个人愿不愿意,迫于大势所趋。世道的法则,他也必须要选择遵循、让步以及妥协。

“这是先主的无奈,也是他对子龙,致死不忘的愧疚。”

“……”

闻言,李牧落寞的低下了头。

纵然心中不甘,但这样的结果,仍旧让他无力反驳。

没办法,帝王也有无奈。

尽管赵云个人能力,十分卓越。然而相比之下,的确加封黄忠利益更大。

剩下的话,诸葛亮即便不说,李牧基本也能想明白了。

诸葛亮的办法,应该是想利用黄忠稳住荆州士家。只要把他之后派往荆州,哪怕不代替关羽,从旁辅助。届时以他被先主加封下的高官和本身士族的出身,无疑可以缓解矛盾。

就算不能,稳住荆州不丢,绝对不在话下。

奈何,历史的发展,有时候令所有人措手不及。和演义中的故事完全不同,黄忠在授封后将军的第二年,就因病去世了。

这也就导致了,诸葛亮和刘备苦心安排下的莫大战功,最终因为天数的关系被迫流产。

果然,荆州接下来的局势,变得很不乐观。

为了稳住士家的关羽,只能仓促兴兵,大举进攻襄樊。

“很多战争,貌似是为了开疆扩土。实则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大后方的稳固。为了震慑不断施压的内部士家,当时的云长,真的太需要建立自己在荆州的威望。”

“然而,威望的树立,对于一个军人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外扩张和取下敌人首级的战功。”

此刻,诸葛亮的一句话,道尽了关羽不为人知的心酸。

这是政治,不是战争。

他认为,年少的李牧,未必能懂。

其实不单单李牧,很多不明就里的人,几乎都不会懂。

他们都认为,是关羽性格孤傲。仓促兴兵,导致的荆州丢失。可他们不知道,谁都有属于自己的无奈。

但凡能登上历史舞台的人,没有一个是后人眼中的铁憨憨。

刘备如此,关羽自然也一样。

此时,听着垂暮时刻的诸葛亮,就此道尽蜀汉诸将那不为人知的无奈与辛酸。

李牧听在耳中,不觉动容。

“当年,云长兴兵之时,汉中也是初定。先主和我,都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加之前线战报,云长水淹七军,又都是好消息。无论我和先主,都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境况,会是如此的急转直下。”

“然而……”

说到这里,诸葛亮有些哽咽了。

他双眸含泪,此时难以遮掩那满心的懊悔与自责。

荆州丢了,关羽被杀。突发的状况,成为他和刘备,或许毕生都难以磨灭的伤痛、遗憾与意难平。

荆州的士家以及权贵,或许才是蜀汉走向没落的罪魁祸首。

可是,事实的真相,他们能对外公布么?

毕竟,无论哪个时代。舆论的筹码,始终都是把控在当朝权贵的手中。

一旦说了,蜀汉的未来,不堪设想。

没办法,只能关羽背锅。

不过,即便诸葛亮自己或许都想不到。这锅一背,就是两千年。

李牧沉默,内心唏嘘。

反观道出一切真相的诸葛亮,此时紧锁的眉头,反而轻松般的稍显舒展。

他一声长叹,目光迥然。

“很多话,我藏在心里,已经太久了。”

此刻,生命即将走向尽头的他,仿佛才真正做回了曾几何时那个意气风发时候的自己。

没有外人在场,他可以敞开心扉,再也不受任何羁绊。

李牧默然。

此时,坐在他眼前的人,仿佛已经不再是蜀汉掌握政权、高高在上的诸葛丞相。

而自己,仿佛也心甘情愿放下一切。

只想成为这个垂暮老人,生命里最后诉说衷肠之下的聆听者。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