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齐女之福免费阅读第二章 绿色养鸡
这家的爹爹大胡长着一八五的个子,浓眉大眼,相貌堂堂,大胡之名由此而来,为人勤快诚恳,与人和善,当年沈氏也是喜他这一点,才抵住家人嫌他穷家无产不肯结亲的压力,嫁给了他。
一家以种田为生,本来靠山吃山,但是这里的村民都以种地为主,只有绝少一两户以打猎为生。毕竟上山上找食的风险远远大于在土里刨食,况且胡老爹外地而来,从来不会这门手艺,大胡从小又是个独子,哪敢想让他一人上山冒险,所以即便家中人口增加,也只是多佃了几亩地依旧种地而已。
奶奶王氏和母亲沈氏都是传统又勤劳的古代农村女性,除了农耕时帮着下地之外,还要操持家务养育子女,尤其是这个独女一年到头的抓药吃药,几乎拖垮了这个穷家,也让沈氏原本年轻秀美的容貌早现衰败之色,刚刚三十年华,乌云般的黑发里已有白发间显。
农闲时,大胡父子便上山砍些木料回来做些板凳矮椅,王氏沈氏纺些麻线,一起拿到集上换些零钱,帮补家用。
大哥胡康六岁随村上的学堂老师汤秀才启蒙,天资聪颖勤奋好学,甚得师长看重,只可惜前年发了水灾,庄稼欠收,束脩堪忧,想着一家生计这样艰难,农家子弟能识得几个字已够了,难不成还指望着考举人中状元?便自己辍了学,一家大人叹气垂泪,却也无法,只得让他和祖父父亲学习务农继承祖业是了。
秀儿多病,在家中多是卧床,精神稍好之时,便练习跟胡康学的生字,时间久了,胡康的几本百家姓千字文等倒也能认能背了,胡康见妹妹聪敏好学,索性更加借些稍高深些的书本回来给她阅读,秀儿竟也都读下去了,略有闲暇时,甚至还自觉教起两个双胞。
虽说种着十亩地饿不着一家子,可也只剩饿不着了,因为这个世界没有出现袁隆平,田地出产不能与现代相比,交了田租赋税已去十之四五,保证一家油盐酱醋,人情往费,以及秀儿的医药费,所剩不过一二,加上地沟田头和一亩旱地种的些南瓜山芋,勉强温饱,已属不易。
杨菲尔在醒来的三天后,通过原主的记忆,了解到自己所处现状,倒是和自己幼年时在农村外婆家的环境相似,大概农耕时代大抵如是,毕竟前世的中国农村到二十一世纪,也还没有完全摆脱犁耙水车等这些流传千年的农用工具,只是在上世纪末逐渐才在平原地区普及机械耕种。
想到自己年小力薄,带着两个幼弟在家,别的忙也帮不上,发展些副业倒也是力所能及,便央求父母买些鸡仔,好在家养殖,沈氏看女儿虽还在将养,但精神尚可,便去集上花了十文钱买了五只回来,用个鸡罩子罩在仓房,只当给她一个安慰。
杨菲尔一看,不由心中苦笑,这哪里叫养殖,这叫养宠物吧?
了解沈氏心中所想,便道:”娘,我并非养着这些玩儿,只因我一向体弱,不能下地里帮你们做农活,我便想多养些鸡仔,等养大了,一来可以收蛋卖钱,换些油盐酱醋,二来等鸡长成可卖给集上那些饭馆,也是家里一项收入,家中还有两个弟弟,也能帮我。我们只管捋树叶摸螺丝喂养就够了,这些东西山上河里多的很,并不费家里的粮食,娘,你就去捉上五十只来给我们养,我和双胞平素在家里,除了一日三餐,收拾打扫之外,也都白闲着,不过是多捋几篮树叶,多拎两桶螺丝罢了。“
又想了一想道:“不过,这还要麻烦爷爷和爹两个,帮我在屋后搭个鸡棚,仓房恐是蹲不下那么多的鸡了。”
沈氏听了,且不答她后面的话,却奇道:“树叶也能拿来喂鸡?”
杨菲尔笑道:“自然也不是所有的树叶都可以喂鸡,我在哥哥带回来的书里看到说,闹饥荒时,人吃榆树的树叶榆钱,甚至榆树的树皮也吃,我想,人可以吃的,鸡想必也是可以吃的,正好我们山脚下就有一大片榆树林,现下树叶长出不久,正是最鲜嫩时候,正可以作小鸡仔们的口粮,等鸡仔们长大时,其他像毛豆香瓜等等的叶子也都可以喂了。”
沈氏见女儿说的胸有成竹,心思倒也有些动了,自家这女儿可从来不是那种会说虚空之话的人,便和公婆丈夫商量,一家子也都觉得甚为可行,就算不成功,好歹最后大约也会剩下几个,也是能保本的。
于是花了两日的时间,在仓房的北山墙上开了个后门,搭旁边北山墙的墙盖了一人高的土垒鸡舍,底下应女儿要求铺上一层石灰地面,说是什么消毒防潮,有门有窗,甚为周详,又买了四十五只鸡仔和原来的五只放在一起,黄绒绒,白嘟嘟,花簇簇,黑战战挤在一起叽叽喳喳,呆呆萌萌。
杨菲尔每每看在眼里,心都要化了,忘了自己身在异界,好像回到了童年时候,陪着外婆晚上将孵蛋的母鸡抱下来,让它排泄给它喂食,一面用煤油灯一颗一颗照鸡蛋,看看孵化到什么程度,直到小鸡破壳而出。只需三两天,那些小鸡就可以像这样一群群小绒球一样跟在鸡妈妈身后觅食了。
杨菲尔又用细麻绳编了一卷长网,其实杨菲尔哪里会织网,那只不过是她在大学宿舍里学的编织毛线的一种,活学活用,稍加改变,就可织成网状。利用屋后的几棵杨树围成一圈,下边用石头压住,鸡舍的门就开在这网圈里,早上,打开鸡舍的门,小鸡仔们就呼啦啦跑出来,在网圈里吃食活动,天一擦黑,喂完食,就自觉地回鸡舍睡觉,再去给它们关好门窗,防止黄猫子进来叼走鸡仔就好。
如今,来到这里快一个月了,自上次秀儿落水,家里的衣服都是沈氏起早洗完再去地里,只让杨菲尔将衣服晾上便可,上午两个弟弟去山脚下捋树叶,回来后再去河里捞上两筐螺丝,中午,三姐弟将早上剩在锅里的南瓜山芋和稀饭以及一碗蒸饭热上一热——那碗蒸饭自然是留给秀儿的,对此两个弟弟也都视为寻常,从无异议——炒点青菜或韭菜,再配点咸菜胡乱吃过,胡广胡敞送饭去地里,杨菲尔刷锅洗碗,收拾打扫,等两个弟弟回来,然后午睡片刻。
为了尽快摆脱这副病体,杨菲尔午睡之后还会练一个小时的瑜伽,对于这家坚持将最精细的吃食让给她的这种习惯,也都会心怀感激的接受,为了早日恢复,也是无奈。
虽然知道这是这一家子对秀儿的心疼,可杨菲尔心想:她既然占了秀儿的身体,也就担了秀儿的责任,势必也要帮秀儿回报这份养育之恩,这份兄妹姐弟之情。所以杨菲尔也尽力去融入这个贫穷却有爱的家庭,消除陌生感,把自己当成是这个家的一份子。
汤家村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地方,村子的后面就是磅礴的群山,左右绵延百里,叫做大蜀山,山上植被丰厚,层层叠翠,人跡罕至,在秀儿家的西头不远,有一个不大的小湖泊叫做灵杰湖,汇集从山上淌下的条条溪水,又从对角蜿蜒出一条小河,叫做棠溪河,由西向东在汤家村的南边缓缓流淌,犹如这个小村庄的一条围巾。
这个小山村委实是个天然氧吧、风景绝佳的地方,若是在前世定会被开发成一个度假村什么的吧。
上午的小河边上,胡广胡敞正在河里捞螺丝,早前,看到两个弟弟竟卷裤脚下水里去摸,冻的嘴唇发紫,当天回去,以细麻织网,新竹扎成三角形,松木为柄,给他俩一人做了一个长柄抄网,这样,只要站在岸边将抄网反扣触底,往上拖拽,就能将螺丝刮到岸上,杨菲尔拎筐跟在后面将其捡入筐中,省时省力,胡广胡敞觉得此法着实好用,螺丝捞的又多,当时高兴不已,对姐姐不住口的由衷的赞叹。
这一日中午,眼看日头缓缓向中天升去,到回去吃中饭的时间了,两只小筐也装满了螺丝,今天一天的鸡粮已足,三姐弟满意而返。
中饭还是老样子,南瓜山芋,稀饭白饭,外加一碟青菜一碟咸菜,这些东西吃了近一个月了,只能充饥,何谈美味?
可杨菲尔知道,即便是这样,他们这一家子,也算是过的比较不错的人家了,还有许多人家还都是保持着一日两餐的习惯呢!
杨菲尔以前所处的社会,现在自然是不能比的,就是一般的地主人家,过得也不见得比现代社会普通老百姓好,何况是杨飞呀,这样的自给自足的单身金领贵族?
粗茶淡饭,偶尔吃叫做养生,但过日子天天这样吃,杨菲尔真心觉得有些受不了了,何况他现在需要的不是减肥养生,而是要补充这个身体极度虚弱的孩子的营养……
硬口吃了午饭,杨菲尔已有了主意,午觉也没睡,便和两个弟弟花了一下午的时间编了四个虾笼,那是一种现代渔民常用的渔具,用网连接十个等距的铁丝框成的正方形——在这儿铁丝难寻,便用竹条代替——做成一条长笼形状,收起来握在手里两大把有余,打开来长约三米,在笼身的网上留四五个开口,再将这些开口四周接上线继续往里编织,形成一个外入口大内入口小的漏斗状的软长通道,直通笼内,既容鱼虾可以钻进,又让鱼虾不可钻出。
这种渔具是杨菲尔去一个住在巢湖边上的大学同学家里玩时看到的,湖边晾晒处处皆是,可在这儿,却从未看过,料想还没有此物。
做好之后看天还没有黑尽,姐弟三人便将虾笼带到河边,打开来放到河里,两头和中间系上麻绳,麻绳上系上大小适中的石头,确保虾笼既能沉到水底,又不能太重,难以起笼,在末尾的竹框上,再另系一根麻绳,上面系着一段芦苇,使之可以飘在水面,以作定位。
一切就绪,只待明早起笼看看效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