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都市小说沂河岸边 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作者老房子人家是个网文大神,主角是秦奋,秦军秦芳。书中主要讲述了: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中年妇女的肯定之言,为秦奋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客户。七八位中年妇女听到气质高雅的中年妇女,如此夸奖,再看到那清新自然的豆芽,每人都要了二斤,短短五六分钟的时间,四十多斤……
《沂河岸边》 免费试读
俗话说得好,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中年妇女的肯定之言,为秦奋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客户。
七八位中年妇女听到气质高雅的中年妇女,如此夸奖,再看到那清新自然的豆芽,每人都要了二斤,短短五六分钟的时间,四十多斤的豆芽卖出了一半。
这还不算,看到如此多的人围着秦奋的自行车,人们的好奇心被驱动起来,纷纷上前观看,见到如此新鲜的黄豆芽,路过的行人开始掏钱购买,余下的二十多斤,瞬间被抢购一空,有几位没有买到豆芽的路人,更是后悔不已。
秦奋告诉众人,以后,每隔一天,他都要在此摆摊卖豆芽,希望大家多来捧场!
前后半个小时的时间,秦奋生产的四十三斤豆芽,售罄一空,除去损耗,卖了十块五毛钱。
由于豆芽占据的空间比较大,秦奋的自行车,只能承载40多斤,除非将竹篮子进行改装,否则,以后只能贩卖这么多得豆芽了。
秦奋刚回到家里,村里的书记找上门来,问他家里还有没有豆芽。
秦奋疑惑不解,书记怎么知道自己生产豆芽呢?他可是没有在村里贩卖过。
秦奋之所以不在村里贩卖豆芽,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村里人喜欢赊账,这个毛病还是吴聪明告诉他的,据二哥所说,村里人欠他的药费,已经有好几百元了,每到年底,要帐是个十分头疼的问题。
秦奋让书记进了院子,告诉他,今天的豆芽都卖完了,后天生产好之后,亲自给他送到家里。
侯书记看着秦奋,说道:“昨天去朋友家做客,见到桌上如此美味的豆芽,才知道一个叫秦奋的人生产的,还是我们村的,肯定是你啦,我们村里也没有第二个叫秦奋的。”
“你是不是担心,村里人买豆芽赊账啊?你尽管放心,在村里贩卖,明天,我帮你在喇叭里广播一下,买卖豆芽,属于小本生意,必须现款现货,这么好吃的东西,怎么能便宜了其他村里人呢?”
秦奋给书记递了一支烟,后者点着香烟,笑哈哈地走开了。
果然,第二天一早,侯书记在村里的大喇叭里,广播着秦奋生产豆芽的事情,严禁赊账,小本生意,现钱买卖,也算是替秦奋免费做了广告了。
这一次,秦奋加大了生产量,准备了十斤黄豆,估计能生产八十多斤豆芽,家里能用的锅碗瓢盆都用上了,还需要买个大盆子了。
第三天早上,秦奋被一阵敲门声惊醒,来到大门口,发现门口站着两个人,是村里的刘大壮和马建设。
“你们是?”
秦奋疑惑不解地问道,这俩人可是牌友,喜欢打牌。
“一人来二斤豆芽,这是一元钱,今天,我俩打算去城里,早过来买点豆芽吃,好赶路。”
马建设催促着说道。
“好好,我马上给你们拿。”
秦奋来不及洗脸,给每人装装了满满一袋子,至少也有三斤重。
都是做小生意的人,对重量十分敏感,掂在手里足足有三斤多,两人笑哈哈地提着豆芽回家了。
八点钟后,秦奋秤了五斤多豆芽,让秦军给侯书记送家里去,就说侯书记大大尝尝鲜,不收钱。
果然,秦军把豆芽送到书记家后,侯书记直夸他懂事有礼貌。
秦奋起床之后,家里基本不断来人,八十多斤的豆芽,还没有出家门,已经卖掉了五十多斤了。
把剩余的豆芽,放进竹篮子里,正准备出门,进来一位陌生的年轻人。
“请问这是秦奋家吗?”
年轻人问道。
“我就是,你是?……”
“是这样,我姑姑说你做的豆芽很好吃,特意过来预订一百斤,三天后,就是腊月二十三用,我就是东村的,叫董西广,这是25元钱,你先拿好,我们十点开席,八点前送到就可以。”
“好的,我先给你拿一份,你回家尝尝,也没有什么好送你的。”
说完,秦奋给董西广装了满满一大包豆芽,后者连声感谢离开了。
当天,秦奋带着三十斤豆芽来到了老地方准备摆摊贩卖,刚停好车,上来十几个男女老少,拨开一看是豆芽,也不由分说,一人要了二斤三斤不等,十分钟不到,再次销售一空。
八十多斤,出去送出去了八斤多,自己村邻的又多给了一些,实际售卖的也就有六十多斤,一共卖了16元。
来到一家五金店,秦奋花一元购买了两个大塑料盆,准备再次扩大规模,后天,要给宴席准备一百斤,家里怎么也要再多准备点,村里至少能卖一二十斤。
第三天,秦奋生产了一百五十斤豆芽,由于数量太多,自行车带不了,只好改用平板车送货了。
家里的豆芽让杜立秋负责售卖,秦军帮着照看妹妹,自己一个人去送货。
七点半刚过,秦奋就把豆芽送到了董西广的家里,特意多给了五斤,看着绿油油黄澄澄的豆芽,董西广的家人非常满意,临走前,给秦奋口袋里硬塞了一包哈德门香烟。
拉着两个大盆子往家赶,秦奋心情激动万分,今天生产的豆芽一百五十斤,大豆不到二十斤,成本10元多点,豆芽售卖大概能有37元左右,这利润已经非常诱人了!
村里的张斌,在乡镇的厂子里上班,属于乡镇企业的正式工,一个月才一百多元呢,按照目前发展趋势,平均一天生产八十斤豆芽,毛利润就可以达到8元左右,一个月纯收入,就能有200元,比上班工资还高呢。
这个帐,不仅仅秦奋在算,村子里的人都在帮着他算,虽然,大家不知道,一斤大豆能生产多少豆芽,数年前,有几位闲赋在家的老娘们实验了一下,用一斤黄豆放在水里泡着,放在靠近炉火的位置,三天后,黄豆就是开始冒芽了,由于长时间的浸泡,有一小部分的黄豆豆烂掉了,只有一半的黄豆生根发芽,虽然非常难看,但是炒熟了也能吃,吃相差点而已,即使如此,这一斤黄豆,还生出来接近二斤的豆芽。
所以,照此推理,村民们大约估算,一斤黄豆能生产出5斤左右的豆芽,一斤黄豆5毛五,一斤豆芽2毛5,五斤豆芽就是1块2毛5,乖乖来,一倍多的利润呢!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秦奋生产的豆芽可以高达8到9斤的出芽率,村邻如果知道实情,估计眼红得眼珠子都能掉地上了。
年前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秦奋前后生产了200斤大豆,不仅把家里的大豆都用光了,还从集市上买了三袋子大豆。
按照一比八的比例计算,前后十六天的时间,一共销售了一千六百多斤的豆芽,特别是临近过年的两天时间里,附近几个村的老乡都上门前来购买,就连计生办的工作人员,厚持着脸皮过来购买豆芽,气得秦奋差点没卖给他们,想起来自己打工三个月时间,杜立秋娘仨受得苦,他既生气又难过。
大年三十,秦奋准备了四十斤黄豆,足足生产了三百九十八斤豆芽,他准备几份豆芽需要送亲戚朋友,本家的哥哥,二叔、四叔、自己的父母,还有海燕小姨家、舅舅家,吴聪明家,侯书记也要再送一份,算起来需要四五十斤才能够。
分好包装之后,让秦军就给村里的亲戚朋友家送豆芽,他爷爷奶奶住在大大家,平常都不大过来,婆媳关系一般,婆婆太强势,和杜立秋处不来,一来二去基本就不大来往,但是逢年过节杜立秋还是让秦军给老人送去吃喝的,面子上该孝敬老人的事都没落下。
几家走下来,秦军手里也多了几包零食,炸的丸子、熟花生、大枣等,都是过年吃的东西。
剩下的三百多斤豆芽,村邻买去了一半,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来买了,而且,秦奋给的量都有超标,买二斤给三斤,买三斤给四斤,即使如此慷慨大方,还是有很多老娘们私下议论,三斤豆芽又赚了她们五毛钱!
怪不得伟人都说,有人的地方就有矛盾,一点不错。
中午时分,三百多斤豆芽售罄一空,秦奋才有时间,骑上自行车,先去集市上割了十斤肉,买了两箱子酒,还有其他杂七杂八过的东西。
回到家之后,又骑着自行车,急急火火地带着一箱酒和豆芽肉,先去了秦军姥姥舅舅家,放下东西又跑去了妹夫家,带去一大包豆芽和一包孩子吃得零食,等回到自己家里时,已经下午四点半多了。
杜立秋正在剁肉馅,准备包水饺,秦军在堂屋带着妹妹玩,秦奋开始收拾东西,把集市买来的猪下水摘洗干净,放在铁锅里用大火炖熟,又把生产豆芽的锅盆都清洗赶紧放了起来。
上个集市,秦奋专门给杜立秋娘仨买了两块厚棉布,给他们每人做了一身衣服,新年新气象嘛。
晚上吃饭时,秦军帮着爸爸算账,除去送人和损耗,一共卖了1500斤豆芽,毛收入375元,大豆成本100元,净利润大概有240多元!
杜立秋没想到,做豆芽居然有这么高的利润,这才半个月的时间,比打工强多了,虽然说是年底销售旺季,如果放在平时,一个月也差不多能有这个量,哪怕再差点,一个月有二百元的收入已经非常可观了!
前几天,秦奋把欠的罚款都交清了,把欠条拿回来,当场就撕掉了,压在身上的大山,算是掀掉了,彻底解放了。
打工钱还余下四百元,再加上年底赚的二百多,可以过个丰收年了。
一家人坐在桌子前,吃着流油的猪肝、大肠小肠等,秦奋和杜立秋边吃边筹划着,年后的生活安排。
现在,村里已经把照明电路扯进来了,年后把电装上买个灯泡,彻底告别煤油灯时代了,秦军就可以安心地学习了。
过年后,继续生产豆芽,每个月稳定产量,一天保证七八十斤豆芽就可以了,多开发机关单位的客户,他们都有食堂,可以常年配送,这一点跟着高人,是学习徐州那位老农的做法。
前几天,听张斌说,他们厂里有五六十人,如果供应豆芽,估计一次就能要三四十斤,乡镇很多单位也有食堂,年后得找人去打听一下。
热闹的新年,转眼之间过去了,正月初二一大早,秦奋刚起床,外面传来了敲门声,杜立秋正在院子里生火做地瓜粥,现在生活条件好转了,家里有了充足的米面,熬粥都用勺子测量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放一小把米了。
秦奋披着军大衣打开大门,是二叔家的弟弟秦保良和弟媳妇两人,虽然平常来往的少,毕竟都是不出五伏的兄弟,亲情还在呢,弟媳妇看到杜立秋正在做饭,赶紧上前打招呼,说道:“嫂子,做饭呢,我老远就闻到大米的香味了。呵呵!”
“大妹子、保良和你哥去屋里坐,米粥马上就好,一会就在家里吃吧。”杜立秋客气地说道。
“那敢情好嘞,孩子去他奶奶家了,我们出来瞎溜达,就转到你家来了。”
保良媳妇说谎都不带脸红的,秦奋自从结婚到现在,秦保良两人都没来过两次,居然还串门呢,估计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杜立秋看人非常准,他对着秦奋说道:“秦奋,你一会把海燕也叫起床吧,趁热把饭吃了。”
秦奋点点头,和秦保良夫妇二人走进了堂屋。
保良媳妇进了屋里,也不坐下,而是这瞅瞅那看看的,秦保良一直跟她打眼色,搞得跟地下工作者似的。
通过交谈得知,秦保良这几年一直闲赋在家,有一次和别人外出打工,由于受不了高强度的劳作,没干几天就放弃了了。
没交谈多会,保良媳妇就问秦奋道:“哥,都说你家生豆芽,我咋没看到豆芽在哪呢?”
“最近没生产,刚过完年,吃豆芽的人少,我和嫂子打算到了元宵节再干。”
秦奋解释道。
“哥,跟你商量个事呗,我想让保良跟着你学生产豆芽,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不怎么样!!”
杜立秋的声音在门口响了起来,从这两人一进家,她就能猜到这两口子的心思了,无事不登三殿,好几年不上门的兄弟了,突然登门造访,无非就是奔着生产豆芽的事情来的。
“他婶子,秦奋当初在外学习生产豆芽的技术时,答应过师父了,绝对不可以把技术外传的。”
“这样啊,你看哥和保良都是一家人,这也不算外传吧。”
保良媳妇狡辩道,自从一进屋,一句话也没说,一直支支吾吾地应和着,如此看来,学习生产豆芽的事情十有八九是保良媳妇的主意。
小说《沂河岸边》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