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历史脑洞小说,一定不要错过喝口茶写的一本连载中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目前这本书已更新559633字,最新章节第272章 五刑而死!李斯的七宗罪!,这本书的主角是陈元。这本书又名《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
一、作品简介
看小说,千万不要错过喝口茶的《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主角是陈元。主要讲述了:洪武年间。气氛死一般的寂静。年岁尚小的湘王朱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茫然的抬头看向天幕。“那个叔叔为什么要用火烧自己呀?不会很痛很痛嘛?柏儿昨日不小心被柴火烧到了手指便疼了好一会儿呢……”朱棣眼眶泛红,紧……
二、书友评论
我真的很喜欢这本小说,我从来没有给任何小说评论过,第一次,真的很喜欢
这么好看却更的这么少怎么行!快更啊!这都几天没更新啦!办公室里的咸鱼都不敢这么歇!
还不错可以把那些遗憾的名臣弄出来来.比如辛弃疾快死了都还在想着收复河山
怎么说呢,上学期间学的历史课基本讲一些发明啊功绩啊或者谁谁是哪个年代的,基本没细讲过,毕竟史书太厚重了,人们基本也都是更了解近代史和抗战的那段历史,往上的那些朝代历史了解不多,我也是接触了这类小说之后才开始真正的认识华夏历史,那么多人物或丰功伟绩或遗臭万年或意难平第一次了解到,安史之乱听说过,没了解过,第一次得知具体真的很震撼,赚足了我的眼泪,看到白发军的那一刻我真的绷不住了,还有靖康耻,看到百姓和妇女的遭遇,上面那个人真的不配为帝,我恨不得食其肉,作者加油,我会一直支持这本书的,请带我继续了解华夏那些震撼人心的历史吧!
书很好,但是问题有。以下是我对本书的看法,欢迎讨论——作者非常善于场景描写,也在其中加入了自己的创意,让人热血沸腾。频繁的使用先扬后抑的手法突出了历史的反差性,看的出来作者也是有史料文底,对于各代君王也另有了解,每个画面结束都会穿插不少的各朝片段,只要看的下去也会对其中的历史有所了解。——人物个性鲜明,挖了数不计其数的坑(填不填另外一回事)书的前景宏大,只要不出意外照常能上五百张,不用担心无法尽兴。就是更新速度一言难尽,大号看完一周再看小号也没多少。只要不是带偏见去看一般也很舒服。——就是感觉时间线比较乱,看多了会累。不随着作者的思路来的话,会感觉很别扭。默认君王就是作者笔下的那种性格。毕竟悠闲的看书随心所欲,觉得文笔很反感也可以理性弃坑。总体来说别烂尾各朝文清晰很多,是我的菜
三、作品赏析
洪武年间。
气氛死一般的寂静。
年岁尚小的湘王朱柏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茫然的抬头看向天幕。
“那个叔叔为什么要用火烧自己呀?不会很痛很痛嘛?柏儿昨日不小心被柴火烧到了手指便疼了好一会儿呢……”
朱棣眼眶泛红,紧紧的抓住了朱柏的手。
朱标脸色则有些惨白,嘴唇蠕动了几下,似乎是有些不敢置信的模样。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屏住呼吸大气都不敢喘一口。
“混账!!”
在一片死寂之中,朱元璋猝然像是一头被激怒的雄兽,鼻翼翁张的砸碎了手边的墨砚。
“个逼崽子!老子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天下,就是让子嗣们都能享福的!他倒是好啊,居然胆敢!!居然胆敢杀老子的儿子!废老子亲封的王!!”
“咱老朱家还真是出了个好孩子啊!!”
朱元璋慢慢的踱步出来,脸上还带着讥讽冰冷的杀意。
“怎么,这逼崽子莫非还打算效仿秦二世之所作所为么?”
此话一出,大臣们和诸王纷纷吓得脸色惨白,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陛下息怒!”
那秦二世可活脱脱是一个臭名昭著的亡国昏君,一手毁了他爹给他留下来的版图基业,还宰完了自己的兄弟姐妹,让他老赢家愣是断绝在他那一代。
这是历代帝王都不齿至极的反面教材,而今朱元璋竟然拿他出来类比,可见是气成了何等模样。
不过说来也是,虽然亲王制度在日后的王朝里总是留下尾大不掉的各种毛病,但在朱元璋这里,这就是个保障他的子孙后代们都能端上铁饭碗一辈子吃喝不愁的好制度。
他是端着一个破碗博出来的天下,尝过饥饿和任人欺凌的滋味,自然不愿意自己的任何一个后代沦落到那等境地。
自然,对于后世的皇帝来说,亲王制度总是要多多少少的修剪的,但朱允炆蠢就蠢在太过急功近利。
他刚接替了他爷爷的班上位,就迫不及待的把他爷爷的儿子们挨着废了废,这不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么?
朱元璋棺材板都还没凉透呢,朱允炆也不怕他爷爷诈尸活过来抽死他!
唐朝,太宗年间。
李世民捧着肚子没忍住乐了出来。
“噗哈哈哈,这小子行啊!”
一旁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无奈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叹着气摇头。
李世民乐够了,又环着胸若有所思。
“能让这小子越过自己直接登上皇位,看来这开国皇帝在朝中的威望很高啊……”
李世民口中的这位‘自己’显然指的是永乐大帝朱棣。
在他看来,朱棣无疑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帝王,哪怕是未登大宝时也绝非一届庸人。
况且他还是帝王名正言顺的子嗣,再怎么样也不会让皇位越过自己落到下一代的人手里去,除非上一代皇帝有着绝对的权柄能让他暂时按捺。
显然在唐朝,李渊是没有朱元璋那样的绝对统治地位和威慑力的,在儿子们里的威望也远不如朱元璋。
李世民自问,李渊当初只是打算把皇位传给他哥,他都没忍住直接造反逼宫,更不用说若是李渊打算把皇位传给他那些在他眼里只会吃奶的废物侄儿们了。
魏征冷着脸硬邦邦道。
“陛下,也许是这位永乐皇帝一开始并没有成为皇帝的野心呢,您与其关注这些,不如多放些心神在国政上!”
李世民被噎了一句,脸色绿了绿,指着魏征吹胡子瞪眼的。
“老子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朕说他有他就有!”
魏征顿时气了个倒仰,看的李世民一阵舒爽。
这事儿李世民确实是有发言权的,实际上朱棣也确实不是真的一点都不想当皇帝的,他只是不想造反罢了。
这个不想造反,也仅限于不想造他爹的反,也不想造他哥的反。
至于旁人,那就不好说了。
朱允炆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他还有一大错处就在于没有重视他这位权柄赫赫的叔叔,误把收敛爪牙的老虎当做了乖巧的小猫来欺辱。
汉武帝年间。
刘彻懒洋洋的摊着,往嘴里丢了个大枣,一边咀嚼一边嗤笑。
“真是个蠢材,没那个本事就敢干这种事儿,这不是找死么!他要是真有能耐压得住,甭管旁人再有意见,也半个屁都不敢放。”
卫青和霍去病在一旁点头表示赞同。
想他们打周边蛮夷的时候也没问过他们乐不乐意,手段也凌厉残忍的不止一点半点,逼死的蛮夷小王更是数不胜数,但至今谁敢放半个屁?
只会在大汉铁蹄踏来的时候哭爹喊娘的丢盔弃甲!
想到这里,卫青和霍去病无比庆幸自己追随的帝王是刘彻这样的雄主,慨然起来。
“这位后代的皇帝与陛下您比起来真是差之千里啊。”
刘彻傲然的挺起了胸膛。
“就他也配跟老子比?换成是那个永乐大帝勉强还算有点资格!”
小说《夺损啊,我给李世民看安史之乱》试读结束!